导航

复旦附中女神走红 精通2000首诗词圈粉无数

2017-02-08 15:41  百战网
   原标题:复旦附中女神走红 精通2000首诗词圈粉无数

   前几天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中,身高1.8米、在复旦附中读高一的16岁女孩武亦姝凭借不俗的实力,成为新擂主。她不仅在节目的第一环节中斩获了第二季开播以来的 分,还在第二环节中频频说出流传度较低的诗词——据统计,她的诗词储备量达到了惊人的2000首。

  这些声音其实都正常。不过事实是怎样的呢?在2000首古诗词之外,更可贵的是至少三件事。

  一是,武亦姝并不是一个偏执狂,也并没有偏科。据悉,她文理发展均衡,还是班级的化学科代表。(其实,就算偏科,又怎样?)

  二是,她坚持背古诗词,特别在学业繁重的时候还能如此,是出于热爱。用她的话来说,“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就够了。”

  第三点尤其值得一提,就是她所在的复旦附中,重视古诗文教育的环境。

  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背诵的带“月”字诗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出自《诗经·七月》,而这首诗均收录于复旦附中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

  据悉这套校本教材一共6册,在复旦附中和语文课本同为必修,融入日常教学,其教学内容大大超出考纲要求。

  这套校本教材的主编之一、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说,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说的一个故事也让人印象深刻。高考只占6分的古诗文默写,在复旦附中平常的测试中都要占到二三十分。因此,常有家长质疑学校这个安排会浪费孩子时间,甚至有个学生在两年里找了他五六次,问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文,可不可以不背。

  因此,黄荣华说,武亦姝的走红,只能反衬出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学生)普遍对古诗文缺乏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出现了这种追捧。”

  换言之,不是武亦姝在古诗词方面的造诣有多深,是很多孩子在这方面的修养已经少得让人担心。

  能够率真地表达这样观点的老师是难得的。他曾多次对记者说,他担忧的是中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正落入“工具理性”的陷阱,很多老师正在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用最小的投入,获得 的产出、 的分数”。

[责任编辑:沫朵]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