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南水北调使1.2亿人受益 沿线居民生活迎可喜变化

2020-12-14 12:18  封面新闻
  原标题:南水北调使1.2亿人受益 沿线居民生活迎可喜变化

  12月13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来,工程累计调水超394亿立方米,1.2亿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线工程调水348亿立方米,约6900万人受益;东线工程向山东调水46亿立方米,惠及人口约5800万。

  目前,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后续工程会议要求,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东线二期工程可研和穿黄工程初步设计编制上报完成,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可研报告编制完成并上报水利部,中线调蓄库工程雄安调蓄库灌浆试验开工,西线工程规划方案比选论证通过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复审。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建设进度加快,计划年底水下主体工程完工。

南水北调通水六周年 1.2亿人直接受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陶岔渠首 图片来源:水利部

  中线一期工程运行六年实现达效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来,年供水量逐年递增,中线一期工程运行六年实现达效。

  今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水利部创新“视频飞检+现场飞检”监管模式,加强工程运行和疫情监管,确保供水防疫两不误;中线通过自动化调度系统、巡查维护实时监管系统、疫情上报及监控系统等远程调度管理,确保输水安全;东线工程数字化管理系统为安全调水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5月9日至6月21日,通过优化调度,中线一期工程首次以420立方米每秒设计最大流量输水,并借机向沿线39条河流生态补水9.5亿立方米,提升了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验证了工程大流量输水能力,集中检验了工程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

  截至今年11月1日,中线一期工程超额完成2019—2020供水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向京津冀豫四省市供水86.22亿立方米,超过《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提出的中线一期工程口门多年平均规划供水量85.4亿立方米,标志着工程运行六年即达效。

南水北调通水六周年 1.2亿人直接受益

  南水北调沙河渡槽 图片来源:水利部

  累计实施生态补水超52亿立方米

  据了解,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持续开展水源区生态保护,累计实施生态补水超52亿立方米,推动沿线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其中,中线一期工程有效助力沿线生态文明建设和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自2018年实施生态补水以来,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止跌回升;沿线河湖生态得到有效恢复,实现了河清岸绿水畅景美。

  截至今年9月末,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平均为22.49米,与2015年同期相比回升了3.68米,昌平、延庆、怀柔、门头沟等区的村庄都出现了泉眼复涌。

  东线工程则增加了沿线河湖水网的水体流动。比如,脏乱差的“煤都”徐州如今成为绿色之城。江苏段工程结合河道疏浚扩挖,提高了部分航道通航等级。山东段工程延伸了通航里程,使东平湖与南四湖连为一体,通过补水改善了小清河水质和生态,保证了泉城济南泉水持续喷涌。

南水北调通水六周年 1.2亿人直接受益
 
  白洋淀 图片来源:水利部
 
  调水、节水两手都要硬
 
  水利部表示,从现实和长远考量,南水弥足珍贵,只有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的治水思路,坚持调水、节水两手都要硬,才能更好地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
 
  据了解,沿线各地深入贯彻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严格按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要求,先后建立了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以制度建设和执行拧紧节水“龙头”。
 
  比如,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启动节水型区创建工作,全市16个市辖区全部建成节水型区,北京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由2015年的15.4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11.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1立方米下降到7.8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710提高到0.747。天津市坚持“多渠道开源节流,节水为先”,出台全国第一部地方节水条例。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据统计,南水的到来,加快了沿线城乡供水一体化,中线工程沿线数千个村镇数千万群众受益。河北邱县26万人全部用上了南水,邱县西常屯村70岁的姜书河说,过去一年难得洗一次澡,现在村里家家户户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洗澡不再是难题。”
 
  近几年胶东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山东段工程4次应急调水抗旱解困。今年4月,苏北地区用水形势严峻,东线9级泵站投入省内抗旱运行,保证了苏北1600万亩水稻丰收。今年9月,引江济汉工程为长湖、庙湖生态补水,缓解沿线群众用水困难。
 
  此外,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完成后,各级政府在移民“能发展、快致富”上下工夫,出台多项帮扶优惠政策,制定安稳致富规划,把移民后扶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移民群众迅速融入新环境,实现灵活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倍左右。
[责任编辑:沫朵]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