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维密门店大量关闭 背后原因不能忽视

2024-06-11 19:56  生活观察

  原标题:维密门店大量关闭 背后原因不能忽视

  6月6日,英媒《经济学人》报道称,中国快餐新秀击败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一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还有一则消息也曾轰动一时,那便是维密门店大量关闭!曾经的知名品牌为何会突然滞销?难道“天使”就此坠落?

  先看第一个报道,曾经在中国餐饮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连锁快餐店,像肯德基、星巴克、麦当劳等,曾备受国人追捧,但如今形势已然发生转变。而国内的餐饮连锁店,诸如塔斯汀、华莱士、瑞幸咖啡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其门店数量更是迅猛增长。

  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中国快餐连锁店价格较为低廉。例如,瑞幸咖啡的促销价格仅为星巴克同等饮料价格的三分之一。此外,许多本土连锁店的大部分门店坐落于二三线城市,而其西方的竞争对手向来不重视这些二三线城市。不过如今它们已经意识到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潜力,正在奋起直追。

  再看第二个报道,维密在财报中披露,到2024年,预计该品牌将在美国关闭38至42家门店。目前在中国已开设了70家维密门店,鉴于美国本土业绩表现不佳,维密将中国市场视为救命稻草。为改变现状,维密在中国市场采取了促销降价以及增加代言人等手段,期望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心。

  然而消费者普遍反映:维密价格高昂且舒适度欠佳。由此可见,维密在产品设计和创新上的乏力,市场定位上也有偏差,如果不从价格和质量方面着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举措恐怕难以见到成效。

  那么,为何西方企业在中国逐渐走向没落?首先,中国本土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它们在价格、市场布局等方面表现出优势,抢占了西方企业的市场份额。

  其次,西方企业对中国二三线城市等新兴市场潜力认识不够,反应迟缓,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布局这些区域,而本土企业则很好地抓住了这些机会。加上本土品牌价格相对低廉,更符合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追求,相比之下西方企业在这方面处于劣势。

  三是未能适应消费需求变化:例如维密没有及时根据消费者对于价格和产品质量的反馈做出有效调整,导致消费者满意度下降。另外,在产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可能滞后于本土企业,不能持续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和吸引力。说明企业若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策略,即使曾经辉煌也可能走向衰落。

  对于企业而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消费者对于产品价格和质量的反馈至关重要,企业应重视这些声音,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而不是仅仅采取表面性的举措。

[责任编辑:沫朵]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