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早在10年前,中国的知名品牌海尔就来到日本市场试图打开品牌影响力。不过在辻美代看来,海尔在日本的品牌战略并不成功。“与中国消费者观念不一样,日本消费者认为,国产的才是最好的,进口的并没有国产的好。因此,在家电制造业异常发达的日本市场,海尔并没有太多竞争力。”辻美代表示,在日本消费者心目中,海尔是款价格低廉的中低端品牌。
成本上涨 转型在即
我们打算将工厂设置在其他东南亚国家,不过中国依然是我们主要的供应商。
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的上涨和人民币升值,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岌岌可危。
今年5月,日本领先企业集团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将与越南国家纺织服装集团(Vinatex)合作,在越南北部的南定省建设一个纺织纤维厂。他们将在南定省Bao Minh工业园建一个现代化工厂,厂房建设将很快开始,工厂可能明年投产。工厂总投资1.2亿美元,将创造大约3000个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跨国制造商们将订单转移到劳动力更为低廉的新兴制造业国家,如越南、缅甸、柬埔寨等。
“人民币的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令我们对中国制造产生担忧,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我们打算将工厂设置在其他东南亚国家,不过中国依然是我们主要的供应商。”伊藤忠商事会社社长助理桑山信雄告诉记者。
多家日本企业负责人表示,正在考虑在东南亚国家建设工厂,不过他们认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不会消失。原因有两点:首先,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不仅仅是产品的加工地,更是原料的生产地。以纺织业为例,中国的棉花产量和化工纤维产量在世界均处于领先地位。其次,越南、缅甸等新兴国家人口数量有限,随着更多的企业到当地投资建厂,其人力成本马上会被炒起来,价格甚至高于中国。
即使如此,中国制造业仍无法回避转型压力。桑山信雄认为,中国制造业转型的方向是要着手提高产品品质。而辻美代则认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重点应放在品牌建设上面。
以海尔为例,它之前在中国的品牌战略并不成功。2011年海尔并购三洋电机,并主推旗下AQUA品牌的冰箱和洗衣机。辻美代表示,海尔在用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打响自己的品牌:先主推AQUA,让消费者熟知,待接纳之后,再过渡到海尔本身。
“中国制造”改变日本
作者木木为资深中日贸易观察者
中国制造的产品目前已经普遍为日本平民大众接受,甚至已经渗透到了日本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平时所穿服装的标签上,绝大多数写着“中国制造”,就连超市里的食品也大多来自中国。甚至可以说,中国货成了日本人的生活支柱。
“中国制造”改变日本人衣食住行
在日本的所谓 “百元店”,什么东西都是100日元,而且品种丰富、应有尽有,几乎是日本消费者添置日常家居所需必到之处。“百元店”的商品绝大多数来自中国,不管是家品,还是衣服、文具等身边的东西,我们都能找到“Made in China”的影子。
“Made in China”甚至已扩展到饮食业及食品加工业。日本街上到处可以看到中国菜馆,连日本厨师也开中国菜馆做中国菜。不仅如此,日本人还在消费来自中国的加工食品。
在山东某生产车间,工人每天都在加工向日本出口的飞鱼子和章鱼。另一方面,日本人喜欢的鳗鱼和活海胆正在中国的养殖场养殖,一批批等待出口到日本。生鱼片是日本人最喜爱的食品之一,但日本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不带鱼刺的生鱼片,全赖辽宁省中日合资的水产加工厂中的工人每天花费8小时用镊子将生鱼片中的鱼刺一根根夹出。如果食品中有任何一块碎骨没有被剔除,就可能遭到顾客投诉。在中国加工的生鱼片等海鲜已经打进了日本的许多快餐连锁店和超市。
“日本文化”在中国生产
日本向来引以自豪的传统产业,亦逐步向中国转移。目前,人们很难再找到百分之百日本制造的和服。上世纪90年代,备受困扰的日本纺织业说服政府开放长期受保护的国内丝绸市场,允许外国丝绸生产商加入竞争。日本丝绸虽然质量绝佳,但是价格却是中国、巴西或者东南亚国家生产的丝绸的至少20倍。随着关税下降、大量价格便宜的外国丝绸涌入,日本的丝绸行业近乎全面崩溃。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越来越多的日本和服会馆在中国开设制衣厂。
最近几年, 的京都西阵区和服制造商在中国和朝鲜开设了制衣厂,并且把西阵和服会馆里的织布机从100台缩减到10台。现在,和服会馆只负责制作 的样板,样板制作出来后会被运往中国,由中国的制衣厂批量生产。
和服业内人士坦言,几乎所有的会馆都在中国生产和服,或者使用电动织布机。很少会馆仍在使用人手缝制,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的和服与日本制造的和服其实表面上很难区分出来。
除了工业生产外,就连日本的创意工业亦来到中国寻找劳动力。如果有留意近年播放的日本动画如高达GUNDAM系列等的片尾部分,不难发现中国动画制作公司出现在制作组的名字中。日本手冢动画制作公司(东京)为寻求文化交流和廉价劳动力,早在1991年就在中国设立了“北京写乐美术艺术品”公司。迄今已经参与制作了“森林大帝” 、“铁臂阿童木”等动画片。该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仅为23岁。在计算机上给原画上色等较简单的作业基本上由中国员工完成。但公司的管理人员指出,中国动画水平正在提高。但是如果放置不管的话,可能又走上大规模生产的路子,质量就难以保证。因此,还是需要日本的指导员来到中国督导制作。
“中国制造”的局限与突破
中国企业在坚守国内市场和进攻国际市场时,所凭借的主要优势仍然集中在成本上,即主要是以价格优势抢占市场,但这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一旦日本或韩国或欧洲企业成功移师中国,我们既有的劳动力、地租等优势(这是成本优势的基础)就会很快丧失,特别是研发投入,“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存在着巨大差距。中国制造业者必须引以为鉴,以低技术为主体的工厂难以达到世界的标准。享誉世界的企业基本都有产品自主开发能力,能形成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而大部分中国工厂基本上是仿制或代工生产(OEM),技术上受制于人,利润 的部分掌握在别人手中。中国的科研体系与生产体系更是几乎脱节,因此产品开发能力低,以仿制为主,自主开发的产品极少。
热2024-02-21
热2024-02-09
热2024-02-09
热2024-02-03
热2024-02-03
热2023-12-07
热2023-11-23
热2023-11-23
热2023-11-23
热202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