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扫房间,安装调试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6月20日,花板乡梓桐庙村5组的贫困户钱清华格外忙碌,他家准备6月27日正式入住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修建的新房,这几天全家人都在为搬家做准备。
“我家的老房子十分破旧,已不能居住。多亏党的好政策,圆了全家的安居梦。”钱清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住房条件得到改善的不只是钱清华家,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在岳池大地已成燎原之势。
自纳入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规划范围以来,岳池县委、县政府将脱贫攻坚列为全县“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一票否决工程”,创新实施“三大工程”“三大机制”“三大模式”全力全域推进脱贫攻坚。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各类资金7.8亿元,启动实施了115个贫困村扶贫项目建设,帮助34681人实现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从10.6%降至5.5%。今年以来,岳池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中、省、市脱贫攻坚总体安排部署,积极对接、大力实施2016年17个专项扶贫计划和“五个一批”行动计划,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力争实现2个乡镇、100个贫困村“摘帽”,2万农村贫困人口、0.2万城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省定任务为47个贫困村“摘帽”、14660名贫困人口脱贫)。目前,已有5733人实现脱贫,岳池脱贫攻坚跑出了加速度。
“三大工程”扶志增智
喂猪食、用水给猪冲澡降温、打扫圈舍、做好防疫工作……白庙镇瞿家店村1组,在500多平方米的圈舍里,脚有残疾的贫困户廖青华每天都做着同样的工作。
“父母多病,两个小孩要读书,自己又有残疾,丈夫要照顾家里不能外出务工,以前全家都种庄稼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廖青华回忆起以前的日子直摇头。
生活的转机来自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在镇、村干部的帮助和鼓励下,廖青华家建起了养猪场,现在已有10头母猪,近70头育肥猪。
“虽然累点苦点,但只要踏实肯干,我们家肯定能脱贫。”廖青华一边擦着汗水一边向记者透露,预计她家今年收入能达到20余万元。
廖青华是岳池县实施“三大工程”,在扶志增智上精准发力的一个缩影。
该县实施内生动力激发工程,坚持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始终把贫困群众作为脱贫攻坚的主体,把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脱贫的主动性、积极性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在贫困户中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参观学习、年度评比、表扬奖励、典型宣传、巡回演讲等活动,充分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实施健康能力提升工程,结合岳池因病致贫群众多、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弱的实际,大力开展健康能力提升行动,建立完善新农合扶贫机制及多部门联动医疗救助机制,将贫困户患者个人支付医疗费用占比控制在10%以内,逐步实现县内诊疗个人零支付;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引入“技能+创业”培训模式,加强贫困群众就业能力培训,确保一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就业技能,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实施文明新风培育工程,以“法治育人”工程为抓手,采取村民“法律明白人”、法官和律师开办法治大讲堂、坝坝法庭等活动,深入推进法律“七进”,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促进优良村风民风。以清洁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努力实现水清天蓝、村美家洁。以星级文明户创评工程为抓手,培育诚实守信、敬老孝老、勤俭节约、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村风民风。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大机制”持续增收
6月19日一大早,顾县镇马家村的贫困户张杨和往常一样来到自家的鸡舍,为饲养的500只土鸡喂食,并将母鸡下的蛋拾取出来。
“这500只鸡是我向村里的合作社借的。”张杨告诉记者。
热2024-12-18
热2024-12-17
热2024-12-16
热2024-12-14
热2024-12-13
热2024-12-12
热2024-12-11
热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