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多年前,工业文明曾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了西欧北美。那场暴风骤雨式的社会变革的到来,不由分说,容不得任何的商量,也拒绝一切形式的媚眼或是唾沫,对于它的从天而降,人们几乎来不及做出任何必要的判断、评价和选择。
工业文明,改变了其所到之处每一个角落的面貌,也改变了作为其始作俑者的人类命运。以机器为主要劳动工具的工业文明,几何级数式的为人们增加着物质财富。可是,在尽情洒脱地挥霍着这些财富的时候,如同咀嚼在口中的美味几乎还没有来得及下咽,蓦然回首,人们发现,我们居住的自然环境变糟了。更糟糕的是,整个社会和人际“关系”也变味了。
暴力,冲突,战争,无情,空虚,失眠,无聊,冷漠,敌视,自杀,精神病,恐怖活动,拜金主义……这些看起来并不相干的名词,却十分“偶然”地集体相遇于工业社会,彼此环环相扣拼接着这一社会面貌的诸多方面。诚如哲人所言,诞生伟人的时代,通常都是不幸的时代。为了拯救眼前目睹的这一切危机,历史诞生了马克思,恩格斯,马尔库塞,萨特,也诞生了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他们都是肩负医治时代精神疾病责任的“医生”。尽管“医术”各不相同,却不约而同地在病变的“时代精神”上举起了寒光闪亮的手术钢刀。是的,一切社会问题,严重的,或者不够严重的,归根结底还是人们的精神和信仰的问题。解决社会危机的最终办法,在于拯救人们的精神。
一个陷阱不应该掉进一前一后行走的两个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中国正站在工业化的历史当口,怎样汲取西方工业化过程的教训,防范在先,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在问题出现之前,乃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回应时代呼唤,我的老同学、 精细化管理专家、《细节决定成败》作者汪中求近期再推力作,《中国需要工业精神》,从宏观到微观,思路广阔地展开了对工业化中的中国社会精神层面问题的披露和思考,由此提出了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解题策略。
当中国宣布“不重复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工业的老路”,并试图寻找新型工业化道路时,更大并也可能是更为严重的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工业精神”的严重缺失。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国家富裕了,中国人有钱了,然而,转头一看,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穷得只剩下钱了,城市空洞得只剩下大楼了!
财富和金钱,无可争议地成为这个社会的精神支柱。有钱人试图用钱去买下一切,豪宅、名车和 品,甚至企图用钱去购买地位和荣誉、爱情和婚姻、学识和修养、自信和尊严等等。曾经被我们讥讽批判嗤之以鼻的西方拜金主义,如同飓风一般席卷全境。精神文明或者时代精神约减到一个 的公式:金钱等于一切,这个所谓的“一切”,既包括物质的东西,也包括精神的东西。暴力,炫富,贪污,腐化,贿赂,贩毒,卖淫等等社会丑恶现象,或是滋生升级,或是沉碴泛起。合法的或者非法的手段“四轮驱动”,用以一个共同的目的:博取金钱!
那些曾让中国人得以安身立命充实自信的精神信念,那些曾让中华民族得以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而风雨兼程一路走过来的精神支柱,在拜金主义攻势凌厉的冲击下,已是遍体受挫,伤痕累累。曾经民胞物与的脉脉温情,曾经相濡以沫的民族情结,曾经耕读传家的经世韬略,曾经人天合一的哲学信念,曾经守雌示弱的接物姿态,曾经秀外慧中的君子风貌,曾经内敛静默的深邃内涵,曾经安居乐业的社会理想,等等,这一切或者美好,或者不够美好,然而却是用以构筑我们共同精神家园的那些最重要的元素,用以我们相互识别,相互认同的气息和符号,在拜金主义等等的重创下,正在揖别我们,逝去的背影渐行渐远……
无可奈何花落去,不尽彷徨上心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沮丧地发现,有钱了,这是事实,可与此同时出现的事实是,我们失去了更多的以金钱无法交换的价值。感叹唏嘘或扼腕叹息,也就在所难免了。
必须清晰面对的是,如同此前的西欧北美,中国迈向工业化,毕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前行的巨大洪流。穷困了几千年的中国人,应该富裕起来。是的,拜金主义肆虐横行的原因,也不能归咎为人们是否富有。既然,贫,可以不贱;那么,富,也可以不淫。富裕,不是罪恶。于是,纠结着人们心灵的全部问题的关键在于,工业化时代,我们除了物质和金钱,更需要适应时代诉求的理想和精神!
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带动意识形态的改变。然而,这里的“必然”,却存在着“自觉”和“自发”的区别。自发的变化,类似于一个自然发酵的过程,需要经历相对漫长的历史演进,由于缺少必要的催化和人力的有效控制,因而,人们为此变化付出的代价是沉重而巨大的。自觉的改变,需要人的觉醒,需要人们的前瞻性和有效的预测能力。顺应时代,与时俱进,科学前瞻,有效控制,将会把因社会转型而需要付出的代价降至 点。
自觉的标志,便是社会能以有力而有效的机制,让人们真正建立起健康的精神信念,以社会发展方向为目标,调整并重建具有积极作用的工业化时代的时代精神。本书便是这种精神自觉地产物,它将这种作为思想、信仰和力量的“精神”精致地解读为,合作精神,契约精神,效率观念,精品意识,科学观,持续发展观等。
立足于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中国文化,曾经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和进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稳定,为华夏儿女人群性格的生成,发挥过巨大的历史作用。然而,正是这种文化,由于成熟定型,缺失弹性,在工业化的时代,无法自主再生,无法在机体上与新的环境真正融合、调适、共和,因此,工业精神的建设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如果以历史的、生命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如果我们可以将这一历史过程比拟为一个完整有机体的生长历程,那么,我们将会发现,工业化在短期内带来的物质财富增长,将与精神发育生长的滞后形成悬殊的空间落差,其整个形态类似于瘸子上路,一路摇晃颠簸,跛足踽行。行走付出的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平衡一长一短两条腿的落差上。
《中国需要工业精神》试图告诉人们,让行走的两条腿真正获得协调的平衡,需要那条短缺的“腿”健康发育并生长起来,也就是说,需要建立与工业化相适应的精神大厦。这座大厦的基石,是合作精神;这座大厦的框架,是契约精神;这座大厦的构造,是效率观念;这座大厦的细节,是精品意识;这座大厦的整体,是科学观;这座大厦的设计原则或依据,是持续发展观……好一座拥有健康工业精神的大厦!
这些细化了的精神,在现实中,其实是不能肢解分开的整体,在理论上细化它,目的在于让人们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角,真切地看清并把握这一整体。贯穿这个整体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是最大化地彰显与工业时代相适应的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望和追求。
可能谁也无法断言,工业精神的建立,便能遏制或者杜绝一切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的发生,然而,可以断言的是,工业精神的缺失,最终将葬送工业化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成果。
是的,除了钱,我们更需要那些用钱无法交换的东西。
热2023-09-14
热2023-07-18
热2023-07-18
热2023-02-06
热2022-10-28
热2018-10-10
热2017-11-16
热2017-07-10
热2017-07-05
热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