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解读台湾电影新政:大华语时代即将来临?(5)

2012-12-20 11:40  川北在线综合报道

  台湾电影已经凸显出单一风格向警匪动作片、成熟爱情片和古装电影等方向拓展的倾向,也意味着其中有更多的商业元素。随着内地开放,台湾电影必然会多方面揣摩内地口味,拍摄有别于传统小清新题材的电影。

  《让子弹飞》在台湾只卖了200万新台币

  4. 民粹精神根深蒂固,市场钱景在内地

  ECFA签定后,内地电影每年仍然只有十部进入台湾市场,台湾电影进入内地却不受限额,这一“不平等现象”也说明内地电影渗入之难。事实上,不止一部电影遭遇过台湾市场的冷遇,像《让子弹飞》在台湾只卖了200万新台币。一直以来台湾民众对大陆元素有直观的抵触性,所以ECFA的签定很难说能直接影响台湾本土市场的状况,这种冷遇也可能会发生在将来的“合拍片”身上。

  CEPA之后的香港同样是这种景观,合拍片并不卖座,徐克的《龙门飞甲》在内地超过5亿,香港只卖了600多万,香港人更喜欢的是《岁月神偷》、《桃姐》这样接地气的电影。而在台湾,票房最好的是《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鸡排英雄》、《阵头》这样有乡土民粹精神的电影,而这只能归结于台湾本地非蓝即绿的“意识形态”。

  其实考虑到目前的香港合拍片在香港、台湾不卖座的现实,台湾的合拍片在本土市场的生存状况无疑很严峻, 的出路就是和港产合拍片一样进攻大陆市场。当然,台湾不曾有徐克、吴宇森这样的商业巨擘,但不可否认,连张之亮、陈可辛这样的文艺导演都能北上淘金,台湾也必定有人能挑起合拍的大梁。

  《那些年》等片进入内地均面临了删减重口味段落的“剪刀手”

  5. 嬗变——台湾本土电影需经历伤痛

  虽然ECFA让内地和台湾的距离非常近,也不得不面对意识形态上的对立问题,大陆电影在台湾宣传会不断“去内地化”,而台湾电影在内地上映同样是“去民国化”,《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就面临了台词篡改、删减升旗镜头、重口味段落的“剪刀手”,同样的状况也曾发生在《海角七号》身上。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