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光明日报:短篇小说的春天,来了吗?(2)

2012-12-21 20:09  川北在线综合报道

  在这个喧哗纷乱的时代,短篇小说越来越寂寞。这种情况下,选择写短篇小说其实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因为这要作者做出一些牺牲。作为首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和第三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的共同获得者,阿乙对此感受颇深。

  阿乙写过不少短篇小说,而且写得很慢。阿乙说,自己一般在周末写作,一周也就写两三千字,一个月才能积累一万字左右。

  虽然写好一个短篇,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调动自己,但作者的付出与收获,现在却不成正比,稿费低得可怜,作家光靠稿费没办法谋生。“稿费还是按字数计算,一个短篇也就几百元到一千多元。”中国煤炭作家协会主席刘庆邦在短篇小说创作领域,比较高产,现在一年大概能写七八个短篇,不过说起稿费,掐指头都能算出来。

  2008年,作家苏童出版了他的五卷本短篇小说集,那时他就把短篇小说称为“ 的题材”,说写短篇把他写到差点儿揭不开锅。苏童算过一笔账:他的一个短篇得花半个月完成,一年顶多写十篇,这些短篇小说的稿费往往是一次性的,通常一篇只有500块。上世纪90年代中期,苏童还在坚持写短篇,可总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写东西了,在很多人眼中,似乎只有中长篇才是拿得出手的作品。

  除了稿费过低之外,短篇小说在文学期刊上所处的位置也十分尴尬。过去,短篇小说在文学期刊上发表的数量多,还经常位居头条的醒目位置。现在这种情况少之又少。据《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介绍,近些年《小说选刊》的头题从未选择过短篇小说。这从侧面证实了文学期刊界对短篇小说的态度。

  “即便是如此‘ ’的创作,现在的读者也越来越不买账了。”在海南省作协主席韩少功看来,在新闻资讯业空前发达的当下,好看的故事不在小说里,而在新闻媒体上。现在很多新闻报道的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性极强、语言也不比小说差,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每天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因此,“小说尤其短篇小说对读者注意力的吸引在不断降低”。

  深邃典雅的精神需短篇小说来保存

  不管短篇小说的现状如何“凄凉”,但对一个作家来说,写好短篇是特别重要的基础训练,却是业界共识。正如雷达所言,对一个作家艺术表现力的训练,短篇往往是最严酷和最有效的。可叹的是,现在有一种长篇小说的盲目崇拜症,不少人以为只要会编个好故事,能触及社会问题,暴露一番内幕,无论文本多么粗糙,叙述多么平庸,语言多么寡淡,行文多么直露,就是大作品了,有的人还以大作家自居。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