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述意义上来说,学术之弊的根源并不在于学术期刊本身,而在于学术功利主义笼罩着整个学术生产机制,学术期刊只是首当其冲的矛盾积聚之地而已。在当下“僧多粥少”(学术期刊可发表论文数远低于研究者需发表论文数)的情况下,要去除急功近利的阴霾,还原学术作为“天下之公器”的神圣性,关键在于:政府应加大学术期刊的资助广度和力度,合理配置经济和学术资源;项目管理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应自上而下改革学术评价体制,扭转诸如重量轻质、核心期刊崇拜、一切与学术成果挂钩等不合理倾向,为研究者创造健康宽松的研究心境、时间和环境;研究者须秉持“天下之良心”,怀抱“为学术而学术”的独立精神,以创新为己任,立志于推进中国学术的发展和世界化进程;而学术期刊则须继续加强自我监督,完善内在体制,如实行普遍化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并适当扶持青年学人,为其成长提供必要的机会和空间等。
不容否认的是,主流学术期刊(包括编辑)为净化学术生态、提高学术质量、促进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发掘和培养了一大批 的学术人才(尤其是中青年学术骨干),而且严格推行匿名审稿等制度,坚决抵制学术不端,如《中国社会科学》早在2008年就联合50余家学术期刊,共同发表了《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即“武汉宣言”);2012年又联合参加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的数十家学术期刊签署了《关于学术期刊加强自律共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即“沈阳宣言”)。一言以蔽之,相较于以偏概全地妖魔化学术期刊,我们更应该正视其核心地位与突出贡献,踏踏实实地力促改革,使所有的学术期刊都真正担负起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任。
热2023-09-14
热2023-07-18
热2023-07-18
热2023-02-06
热2022-10-28
热2018-10-10
热2017-11-16
热2017-07-10
热2017-07-05
热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