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1日是第28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无烟生活”。6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开始实施。条例规定,今后北京市所有“带顶、带盖”的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100%禁烟;幼儿园、中小学校、文保单位、体育场、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等地的室外公共场所全面禁烟。(5月30日 人民网)
“吸烟有害健康”可谓人尽皆知。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日益蔓延全球的死亡和疾病流行与烟草的使用高度相关,是导致人们失能和早死的主要原因。因而,公共场所实现完全禁烟已迫在眉睫。北京“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对“瘾君子”是一种约束、对其他人则无疑是一种爱护。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4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3至15岁在校初中学生吸烟率为6.4%,有940万初中学生尝试使用过烟草制品。10个男生中就有一人吸烟,部分省份初中学生烟草使用率甚至高达20%左右。吸烟年龄趋于低龄化、吸烟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
控烟为何要从青少年群体抓起?一是青少年吸烟的危害更大。青少年吸烟损害呼吸道、伤害脑神经,还会诱发冠心病、高血压和肿瘤;二是青少年一旦吸烟成瘾,80%以上将与烟草终身相伴了。从青少年抓起,可有效减少未来烟民的数量;三是青少年可塑性强,吸烟陋习并非完全不能改变。如果教育引导得法,控烟工作可事半功倍。
控烟从青少年抓起, 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是弘扬无烟的社会习俗,成人尤其是父母和老师要主动戒吸,尽可能减小环境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二是让控烟走进校园。学校应多开展专题讲座、各种主题活动,必要时还要把控烟作为一堂课;三是用制度守住底线。“学校周围不得卖烟”、“不向未成年人售烟”、“教师不在学生面前吸烟”等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让青少年远离烟草“恶魔”的危害,党和政府、家庭和学校,乃至于社会都必须主动作为,既狠抓落实管“一时”、又常抓不懈管“长远”。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