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残障群体掉在脱贫路上
不少基层干部反映,随着脱贫工作的推进,农村残障贫困群体的脱贫工作越来越成为难啃的“硬骨头”,应加强对这一人群的精准识别、切实保障.(摘自:新华网)
因为残障群体弱小,往往不容易被各界所关注,成为 “盲区”.农村残障群体的生活现状十分具体,脱贫路上如何让他们脱贫,不在脱贫路上不掉队成为时下关注热点
农村残障人群,由于丧失了全部或部分劳动能力,需要纳入救济体系,但按照现行规定,纳入救济体系的前提是必须具有相关医疗鉴定证书.
对农村残障群体来说,一方面鉴定往往需要到县城乃至大城市,加之鉴定费用,他们往往会选择放弃;一方面医疗鉴定程序复杂、规则过细,尤其是一些间歇性的精神疾病患者,很难通过鉴定.
因没法确定伤残等级,政府所给的救助也有限.扶贫干部知道一些残障人群的具体情况,但因缺少相应的医疗鉴定资料,对这类群体的帮扶也是干着急,没办法.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间节点,也为全面脱贫吹响了冲锋号,残疾人是特殊群体,不应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笔者认为,要让残障群体顺利进入救济体系,主管部门应多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结合残障群体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帮扶.同时,可组织精干医疗鉴定力量进村、入户,解决农村残障人口的医疗鉴定问题,让他们早上享受到帮扶惠民政策,不让他们在脱贫路上掉队.(覃言华)
[责任编辑:毛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