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哈尔滨西站开往大连北站的一辆高铁上,一对母子将鞋子脱掉,都抬起脚,将脚架在座位前方的小桌板上。同车乘客无奈表示,因为车厢是封闭车厢,所以整个车厢内都能闻到脚臭味。(3月5日人民网)
小小的车厢,每天迎来送往,上演着“大城小事”。有平凡琐碎,有真情流露,亦不乏丑态百出。脱鞋、吸烟、乱扔垃圾……这些践踏规则与文明的“独乐乐”,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自私”风景线。而这一系列不文明行为,既有失个人形象,又影响公共环境,更是对他人权益的一种侵犯。
当一个人的丑态一清二楚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时,太多的人享受着对着那个有具体指向的个体进行批判、攻击以及宣泄情绪的快感,却缺乏正视自身的勇气和担当。在“高铁脱鞋”闹剧中应学会举一反三,用文明的镜子照出自身有无不足,而不是刻板地去学习不在高铁上脱鞋。脱鞋丑相非此一例,面对脱鞋者太多的旅客选择一边捂鼻一边谴责。殊不知,身处高铁这样的公共空间,每一个人都是监督者与管理者,我们应该大胆的批评,去要求其改正。正是一味的“委曲求全”,才让“高铁脱鞋”类闹剧屡屡出现。
近年来,网络曝光的方式愈加普及,对督促不文明者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有时单靠舆论力量的引导恐怕是捉襟见肘,尤其一些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的“牛皮藓”,适当建立法规制度进行处罚,也不失是根治不文明顽疾的一剂猛药。不妨完善相关道德规范与法律,让不文明旅客失去“违背道德但不违法”的“挡箭牌”,同时加大对“旅客黑名单”的贯彻执行,让屡教不改的不文明旅客“寸步难行”。文明,不是一时一地的应景表现,更不是在环境逼迫下的无奈,而在于常年的积淀,在于不经意间的流露。应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文明意识,更需引起重视的是,孩子是白纸一张,不要让这张白纸留下抹不去的灰色痕迹。
旅途中的美景,靠目光去发现;社会文明的美景,靠行为去雕刻。要在日常生活里培育起文明的素质,在平常的出行、交往中积累起是非美丑的标准,共同维护好列车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
[责任编辑: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