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冷冷冷,孩子从户外回来别做这件事 做错了冻疮找上门

2023-01-04 21:33  儿科鲍奶奶
  原标题:冷冷冷,孩子从户外回来别做这件事 做错了冻疮找上门

  现在城市里的孩子生冻疮的是越来越少了,但很多天气比较冷的地方的孩子,以及一放假就回老家的孩子,还是有很多容易生冻疮。

  这不,前几天就有妈妈在后台问,孩子刚回老家一个星期,手上就生了冻疮,孩子老拿手去挠,都挠得血淋淋的,让人很是心疼。这位妈妈问该怎么办,而且听说一旦今年生了冻疮,以后可能年年都会生,有没有办法能避免明年不再长了。

  冻疮是一种因为寒冷造成的局部皮肤病变。低温天气时,当人没有做好保暖措施,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待的时间过长时,在手、脚趾、耳朵、鼻子、脸颊等部位,皮肤会出现像瘀血一样红色或紫色的斑块。

  这些红肿斑块,摸起来发硬,胀痛,里面还麻麻地发痒。这种又痒又痛又烧灼的感觉,严重时能把人从睡眠中疼醒。很多80后家长,应该都有这方面的体验。

  而且它特别容易反复发作,同一个位置,可能每年都会准时来“报道”,让人烦恼不已。如果不小心抓破了皮肤,出现溃疡,还容易发炎,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严重感染。

  只要环境条件合适,冻疮在任何人身上都能发生。但是常见于儿童、体脂率较低的女性或末肢循环不良者。一般情况下,冻疮不会造成 性伤害,这种因寒冷得的疾病,到气温回升后就能自愈了。

  民工子女满手冻疮呵气取暖上课
 
  那为什么宝宝容易被冻疮青睐呢?这是因为一方面,宝宝在寒冷、潮湿的冬季进行户外玩耍时,不懂得像大人那样保护好自己。如果在户外玩耍时间长,且没有做好保暖工作,手、脸、鼻子、耳朵等部位暴露在冷空气里,等再回到温暖的环境后,受冻的皮肤就会发生异常反应。
 
  小朋友们末肢循环系统还未完善,在冷热空气交替作用时,皮肤下的微细血管急速扩张,血液渗漏出来,就容易形成冻疮。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温度较低,人体的血管骤然收缩或者发生痉挛,造成皮肤的局部组织缺氧,血管扩张,造成血液循环不良,皮下形成瘀血,导致炎症发生。
 
  另一方面,这可能跟孩子衣服穿得太紧有关。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受凉感冒,冬天会把孩子的衣服裹得密不透风,衣服紧紧勒着孩子的身体,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下,也会引发冻疮。
 
  还有就是在户外玩耍后,当家长看到孩子手、脸冻得发红发紫,会着急用热水给孩子洗手洗脸,殊不知这种骤冷骤热的刺激,会加重孩子皮下血管的扩张,造成血液渗漏引起冻疮。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冻疮是低温、潮湿、保暖和宝宝体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已经长了冻疮的宝宝,家长也不要着急。首先一定要防止宝宝抓破皮肤。

  在日常护理中:轻微的冻疮,家长要注意保持冻疮的干燥、保暖。每天用温水清洁患处,涂上冻疮膏,按摩至药膏完全吸收。冻疮消失后,还需要再多涂抹几天,防止来年复发。注意:不能用热水浸泡,可以用温毛巾湿敷。

  如果是较严重的冻疮,皮肤有溃疡现象,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治疗。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要做这些方面的防护,帮助宝宝提前预防冻疮。

  1.注意保暖,不穿过紧的衣物

  宝宝外出前,家长检查一下宝宝的穿着,衣服宽松、保暖、吸汗,戴好帽子、手套和耳罩等。

  特别要注意,宝宝的衣服、袜子、鞋子等不能太紧、太小,避免孩子血液循环不畅通。玩耍结束后,第一时间检查宝宝有没有出汗,及时更换掉潮湿的衣服和鞋子。

  2.涂抹润肤品,保护宝宝皮肤

  家长可以给宝宝涂抹儿童专用的护肤品,尤其是孩子经常暴露在外面的皮肤,要经常涂抹护肤品并按摩,可以有效防止皮肤皴裂,滋润皮肤,减少热量的流失。

  3.多按摩,提高耐寒能力

  户外玩耍回家后,家长不要着急用热水给孩子洗漱,可以先带着宝宝搓热双手,然后再搓热脸颊、耳朵和脚趾,帮助身体加快血液循环,缓慢提高皮肤温度,避免骤冷骤热刺激皮肤。

  对于体质稍弱、耐冻能力较弱的孩子,家长要提前准备,在秋天来临时,就适当增加孩子的运动量,日常饮食注意均衡营养,增强宝宝免疫力。

[责任编辑:沫朵]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