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来自两点,一是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家长太过于注重“他想穿就穿吧”,从而忽略了给宝宝做如厕训练这件事。
其实家长们这是模糊了两件事的逻辑,我们不提倡强行给孩子戒纸尿裤和把屎把尿,但不等于说不要给孩子做如厕训练。
上厕所是人的天生本能,但如厕训练属于生活技能,是需要通过训练才能习得的经验,两者完全是不同的。
二是从孩子方面来说,自从出生开始他们就跟纸尿裤相伴,已经产生了依赖心理吗,所以让他们立刻抛弃,那也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
孩子腹部和下肢力量不足、脑部对身体肌肉的控制能力弱,所以站姿更能帮助他们调动全身的力量;
他还没见过坐便或者蹲便的样子;
等等。
二、科学的如厕训练建议
首先,家长要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
如厕训练成功可能需要6个月,训练前可能还需要3个月做衔接工作。
所以,家长的表现, 上影响着孩子对学习新技能的“感觉”。比如,当家长给孩子一种“排便训练失败的后果很严重”的认知时,孩子可能会选择逃避尝试、抗拒家长的引导,导致训练没有效果。
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佛系”。当然,佛系中要带一些坚决和智慧,向积极的方向引导孩子。
其次,可以给孩子选一个坐便椅,最好能让孩子自己参与挑选、装饰,或者写上自己的名字。
坐便椅的要求:孩子坐上后,双脚可以落地。选好后将其安置在孩子玩耍的地方。
坐便椅阶段的训练要点是:鼓励孩子模仿。
当孩子穿好衣服在看书或玩玩具时,当父母或者其他小朋友使用厕所时,鼓励他们模仿,坐上坐便器。目的是培养他们“要嗯嗯的时候去马桶上”的意识。
这样一周后,可以鼓励他们脱裤子只穿着纸尿裤坐在便盆椅上。家长也可以将粪便或者弄脏的纸尿裤放在便盆里,向孩子解释便盆椅的用处。目的是将排便和便盆椅联系起来。
在这个衔接过程中,当孩子告知家长自己要上厕所时,家长要及时表扬。同时将孩子带到坐便椅旁,鼓励使用坐便椅;并在孩子成功尝试后进行表扬。
成功使用坐便椅一周后,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放弃纸尿裤。通过各种方法,比如奖励贴纸等,对该行为进行正面强化。
过渡到成人马桶时,可以使用梯凳和马桶座,让孩子坐马桶时能够踩地,增强其安全感。
第三,进行如厕训练时,让孩子在空间上形成“排便要去卫生间”的意识,熟悉卫生间的环境。
如果孩子不愿意蹲下或使用马桶,找一找原因。
如果是因为对“器具”陌生,比如视觉上可能觉得“那个洞感觉会掉进去”,就可以先让孩子感知到马桶的用途,比如盖上盖子,让孩子坐在上面完成排便。
不抗拒之后,可以先让孩子穿着尿片完成排便;再逐渐放松尿片,或者在后面剪个洞,让孩子感知到,并逐渐熟悉粪便掉入马桶的过程。
在长达半年的训练中,孩子会逐渐养成“嗯嗯去蹲厕所”的观念和行为习惯,训练结束。
三、“去纸尿裤”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01.适当的提醒
一般进食后都会有“直肠反射”,会产生便意。家长这时可以提醒孩子去上厕所、坐马桶,从而引导孩子:如果感觉肚子胀胀的,有便意,可以坐马桶尝试哦。
如果孩子拒绝,家长也不要强迫。等孩子拉在纸尿裤后,将纸尿裤扔到便盆椅里,让孩子知道大便是要拉到便盆里的,再次增强他们对“排便-便盆椅”的联系。
02.不要中途放弃
对孩子的自主如厕训练是一项耗时较久、考验家长耐心的工作;同时孩子可能因为各种因素,比如环境的改变,而反复,始终脱不掉纸尿裤,所以这个阶段的家长,千万要耐心、不急不躁。
戒断总是困难的,大人都不一定完全能戒烟呢,家长就更不能替孩子轻言放弃,任由孩子穿纸尿裤。
当家长不急不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成功体验和经历时,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就更有掌控感,进而相信自己能做到这件事,距离成功自主排便就更近了一步。
03.孩子生病时
有位家长在训练孩子时,中途因为耐心缺失“逼迫”孩子不许穿纸尿裤上厕所。结果孩子一直没能成功,憋了两天发生低烧,情绪不佳。
这种情况下,一般会建议在处理病症的同时,可以继续引导。比如鼓励孩子主动和家长说自己有便意;将纸尿裤里的便便倒入马桶,示范给孩子看“便便是要去马桶的”。
不论是何种练习,都是需要时间习惯和掌握的,所以家长们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可放弃引导。
04.避免在这个过程中起冲突
2-3岁进行如厕训练的阶段,正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快速形成期。一旦他们感受到“受强迫”,很可能就引起他们的抗拒心理。
所以家长尽量避免在如厕训练时与孩子起冲突,也尽量耐心,不要反复催促孩子排便。
热2024-05-08
热2024-05-06
热2024-04-30
热2024-04-28
热2024-04-26
热2024-04-25
热2024-04-22
热2024-04-19
热2024-04-18
热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