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巴中市平昌新村建设念好“节地经”

2015-01-27 13:04 巴中日报 A+ A-
 
    中岭村属山地台阶形村庄,全村5个聚居点沿着村道公路布局,在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地方沿线结瓜,聚居点建设尽可能保留山水风貌,因地制宜,就地开“花”。中岭村九社“大水井”聚居点住户74户,其中9户属保留建筑,新建房屋充分利用原有土坯房、危旧房改建的宅基地资源,并保留原有植被特点,打造现状景观,利用原有晒场、院坝等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该聚居点用地总规模29.68亩,其中使用原宅基地和建设用地22.96亩,新增建设用地6.72亩,旧房拆除后,退腾宅基地复垦耕地近30亩。
 
    农户集中居住后,原来一家一户分散养殖的猪牛等家畜家禽,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畜禽养殖基地,集中安“家”圈养,既美化环境,又节约用地。
 
    激励措施“增”耕地
 
    巴山新居建成后,个别农户不愿拆除旧房。镇村两级就反复宣讲政策。巴山新居的基础设施部分政府全额投入,新居建成并拆旧复垦的,政府再一次性给予每户2万元的新居修建补助,并兑现拆旧复垦补助。县上同时配套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产权的巴山新居凭房屋产权证可到当地信用社融资贷款。复垦出的宅基地与原来的承包地进行连片整理,进行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种植条件,引进现代企业,培育种养大户,发展农业产业。
 
    郭飞说,“巴山新居有五重利好,拆了旧房入住新房,不仅有补助,而且复垦的宅基地归自己承包,流转出去的租金又是一笔收入,产权抵押贷款用来发展经济,怎么算账都划得来。”
 
    中岭村将腾出的宅基地与原来的承包地进行规模化整理后,建成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成立草莓、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旅游,真正做到了既让农民聚得拢来,又让农民住得下来,更让农民富得起来。2013年,全村人均现金收入8508元,同比增长22.42%。 
[责任编辑:晓蕊]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互联网 交通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