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靠什么治愈了“顽疾”?答案是“挡、排、蓄”,水土流失治理三字诀——挡住土壤,不使其流失;用沟渠排水,减少流水侵蚀;用水池、沉沙凼等拦蓄泥水,排水留沙。同时,逐步将坡耕地改成梯田,减少坡度并在不适宜耕作区域种上水保林,以彻底斩断水土流失的可能性。整个治理周期一般为一至两年。
大坝村2013年开工治理,却意外受到不少农户的反对。这是因为,按照治理时间表,从当年大春开始,全村1300亩耕地全部休耕。“不种地,农民靠啥吃饭?”王修平回忆,有中央及省级专项资金1250万元,“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说服老百姓。”
鸭池乡政府决定引入一家农业企业打造集田园观光、林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最终,大坝村以村民大会表决的形式,将全村土地(含林地)整体流转,农民变成工人,可以同时拿土地流转费和工资。流转第一年,每人可获得2500元流转费,比种地还合算。于是,阻力消解了。
农户投工投劳,将坡耕地的坡度降到了10度以下,并配齐了15公里排水沟和20余个沉沙凼。不适宜耕作的600亩土地,种上了水保林(以核桃、桃子、李子为主),也全部栽植成活。
现在,全村已经发展经济林果1500亩。原有的1300亩耕地全部改成水田,玉米、油菜点播种植模式被彻底抛弃。有了水泥坎、沉沙凼,泥沙基本下不了山。监测显示,全村2015年水土流失量比2013年减少了70%以上。
成果也显示在农民的账本上:去年,全村收入40%来自土地流转费、合作社务工和经果林及水稻。人均纯收入增加2400元。
C
生态扶贫 今后五年治理2.35万平方公里土地
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区,多数皆实现“生态与经济同步好转”。省水土保持局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投入中央及省各级财政专项资金138.38亿元,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3947.66平方公里,与宜宾市面积相当。根据监测,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比治理前减少70%,土壤侵蚀量减少77%。土地肥力也在不断提高,全省各治理区的林草覆盖率增加20%,粮食单产提高30%,人均纯收入增长40%。
“这也坚定了我们在贫困地区进一步治理的信心和底气。”省水土保持局局长陈扬刚介绍,根据规划,今后五年,我省将以“四大片区”为重点,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5万平方公里。2020年前,要实施60个重点项目区坡耕地和200条重点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我省将建立水土流失治理目标考核体系,将年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和实施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水土保持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作为考核指标,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进一步推动政府落实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同时,推动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升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生产建设项目纳入动态监控和监管,并探索民间资本参与水保建设管理模式,改变工程建设政府“单打一”的现状。
《四川省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已经编制完成,将于近期正式公布。
相关新闻
热2018-03-23
热2018-03-23
热2018-03-23
热2018-03-20
热2018-03-19
热2018-03-19
热2018-03-19
热2018-03-19
热2018-03-19
热201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