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15年武胜县旅游业发展分析(2)

2016-04-18 07:03 广安日报 A+ A-

  近年来,武胜县倾力打造旅游产业,着力完善各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功能日益完善,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旅游观光。为更好地推介宣传武胜,向人们展示武胜旅游魅力,武胜县委县政府与广安日报社联合在《广安日报》、广安在线新闻网推出“乐游武胜”栏目。栏目将通过记者实地走访,体验在武胜的“吃住行游购娱”,挖掘武胜旅游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扩大武胜旅游吸引力。

  “我现在在农家乐上班,每月有2000多元工资,还有土地流转租金,一年下来收入近3万元。对我这个50多岁的人来说,非常知足。”4月15日早上,武胜县三溪镇观音桥村村民张素梅匆匆赶往位于朝门院子的朝门炊烟农家乐。她说,如今村里路修好了,她家搬进了新村,产业发展起来了,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近年来,乡村旅游备受追捧,武胜县下大力气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的发展路子,使传统落后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找到了路子。白坪——飞龙旅游区就是典型之一。

  白坪——飞龙旅游区位于武胜县东北部,辖白坪乡、飞龙镇、三溪镇3个乡镇29个行政村。近年来,武胜县按照“新村走进产业基地,产业基地覆盖新村”思路,积极打造白坪——飞龙休闲旅游度假区,把新村建设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在发展中“留住”乡愁。

  如今,白坪——飞龙旅游区已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因地制宜 修旧如旧文化浓

  石磨、粮仓、古井……走进白坪乡高洞村下坝院子,历史的记忆以实体形式呈现出来。

  “这些房屋不是新修的,而是通过翻新和风貌塑造形成的。”高洞村村村民吴建说,这片房屋浓缩了历史记忆,展示了不同年代的农村房屋建筑文化,反映了时代变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今,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

  下坝院子不是孤本。三溪镇观音桥村朝门大院经过去年修旧如旧,现已成为人们休闲旅游、寻找历史记忆的好去处。

  “这个院子是民国时期修建的,以前很破旧,一家七八口人挤在里面,很不方便。”64岁的王碧均说,她家6口人从前挤在不到70平方米的朝门大院里。去年,村里在大院旁修建了朝门新村,还将老院子翻修。现在,一大家子搬进了新村,生活很是惬意。

  “在不破坏原貌的基础上翻修,花很少的钱,却让传统老院旧貌换新颜,既保持浓浓的历史感,也让村民住得更舒心。”三溪镇镇长汪正波介绍说,朝门院子不仅吸引着本地人,前不久,重庆电视台《雾都夜话》拍摄组还到此取景。

  近年来,该县突出民俗文化特点、乡土风情和田园风光,不断加快打造生态观光农业的步子,将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绘就了一幅幅农村发展的新画卷。

  产村相融 走出增收新路子

  近年来,按照产村相融发展的思路,该县全域统筹规划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推进新村建设,同步培育增收致富特色主导产业,使产业环抱新村,形成合理的生产生活半径,实现新村与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全域覆盖、无缝衔接、相融互动。

  在高洞村杨成的果园里,杨成正组织工人在果园除草。这40亩果园,为杨成致富立下了汗马功劳。“以前交通不方便,卖农副产品全靠人力,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守,选择外出打工。”杨成说,2007年以前,他也是“打工族”。2008年底,他回到家乡后,发现家乡发生了很大变化,决心返乡创业。

  “新村漂亮、道路通畅,发展的信心更足了。”杨成说,2009年初,他在家乡承包了20亩地种甜橙。2010年底,他挖到了回乡创业的“第一桶金”——30万元。如今,杨成的甜橙已经发展到40亩,还开了一家农家乐,年收入超过80万元。

  在高洞村,像杨成这样的甜橙种植户或业主有10多家,经营模式都以游客采摘体验为主。

[责任编辑:毛青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