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古代对男子的审美标准 现在的“小鲜肉”可不受推崇啊!
当今审美观方面出现一个专用词「小鲜肉」,形容五官清秀、皮肤白嫩、衣着时尚的妙龄男子。而在中国古代早期文明中,「小鲜肉」并不推崇,那时「偶像」是要「身体鸿大」、「腰带十围」。
唐代《游骑图》局部(网上图片)
当时,长得不够威猛的男性,会刻意去找身材高大的女性生孩子,改善自家基因。《后汉书·冯勤传》载,有个叫冯偃的人,身高不满七尺,他兄弟却个个高壮。冯偃感到自卑,于是为儿子娶了个身材高大的妻子,生下的孙子冯勤,长大后成功继承了母亲的基因,身高八尺三(当时尺寸单位与当今有差别)。至于皇室贵族更加讲究,东汉时入选后宫女子的标准之一是又高又壮。当时,「小鲜肉」类型的男子没有审美优势。据指,春秋时有位贵族女子选夫婿,第一个追求者衣着讲究、容貌美丽,另一个则孔武有力、善于田猎,她果断选了后者。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对男性的审美几乎180度转变。当时的美男子首推潘岳,当时乃万人迷。当代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只说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相当受女性欢迎,但就没说他具体样貌,但据与潘岳同时代美男的普遍特征推测,潘岳应该是一个阴柔型的美男。那段时期,美男一大特征是剃须,是史上破天荒,因为此前没留须者为太监、和尚或人妖。
《世说新语》局部(网上图片)
同时,魏晋美男追求脸部白净,甚至在脸上傅粉增白,例子有「七步成诗」的陈思王曹植,据史书《魏略》记载,他洗完澡后,先要往脸上傅粉才出来接待客人。如果大家还记得,1994年电影《梁祝》,取材 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徐锦江饰演祝英台父亲,东晋时三品官家,喜欢搽「回春膏」、敷面膜,也是当时男子爱美的史实反映。
徐锦江饰演的梁父,打扮得油头粉面(网上图片)
我们现在说及当时的美男子有嵇康、兰陵王、慕容冲、独孤信、韩子高等等,都是家传户晓,都是阴柔型的男人,身材纤细、弱不禁风。为什么这些人都成为了世代追捧的偶像指标?是因为汉末以来政局动荡,许多士人因政治斗争遭杀戮,他们无法改变现实,于是不再那么热衷功名,转而对自己的言谈举止和外貌修饰格外重视。
16世纪日本画家绘《竹林七贤图》(网上图片)
到了南北朝时期,绮丽柔糜最终被北方铁骑所踏破,及至唐代时,男子重现昂扬奋发的风貌,他们拥有强烈豪侠气质,比如大诗人李白,一生梦想就是行侠仗义、安邦定国。在当时,很少出现以外貌著称的美男。大众文学当中写及唐代民间传奇,男性很多带有侠客性质,即使如收入了《太平广记》的民间故事——柳毅,他是一般书生,也一腔热血,为悲惨龙女打抱不平,力拒龙王的强婚,不畏强暴,不失男子汉气节。但唐代贵族男子也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的习惯,也会使用面膜、唇膏等化妆品。
《四库全书》中的《太平广记》(网上图片)
另外,唐代还出现了男子簪花的记载,杜牧就曾赋诗写自己「菊花须插满头归」,簪花的风俗在五代后甚至成为官方礼仪制度。电视剧《水浒传》显然做了考据,北宋的梁山泊好汉,头上簪了娇艳鲜花。
[责任编辑:沫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