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公元前224~公元前194年),亦称戚姬,西汉济阴定陶人,汉高祖刘邦的宠姬。刘邦做汉王时娶了她,十分宠爱,戚姬给他生了个儿子赵王刘如意,刘邦对这个更像自己的小儿子,也远比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要更加地疼爱。
若说宫斗,电视剧上演的那些勾心斗角只能算小打小闹,真正残酷的宫斗,往往就像吕后和戚夫人这样,都不是简单地置之死地而后快,而是恨不得弄得对方生不如死,痛不欲生。吕后同戚夫人的仇由来已久,早已根深蒂固无可调解,作为两人丈夫的刘邦,当然心知肚明。那么,
刘邦明明知道吕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为何在死前,还不采取足够的措施来保护戚夫人母子,导致了后来儿子被毒死,戚夫人则被“人彘”这种史上最残忍、最恐怖、最令人发指、最臭名昭著、最空前绝后的酷刑凌虐至死?
从历史记录来看,吕后及其公公刘太公被项羽俘虏后,是被秘密关押的,刘邦等人没有吕后等人的消息,或许认为吕后等人已死于乱军之中。此时,刘邦已称汉王,他的后宫也需要有人管,吕后不在,戚夫人就以宠妃的身份,迅速填补了汉王后宫的权力真空。
后来吕后被项羽释放,回归了汉王后宫,则名不正言不顺的戚夫人,只能退回到普通妾侍的地位,但戚夫人会甘心吗?曾在后宫中依附于戚夫人的其他妃嫔会甘心吗?吕后会不打击戚夫人以立威吗?或许是为了避免吕后和戚夫人之间的争斗吧,刘邦几乎每次离开关中,都会带上戚夫人:
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史记·吕太后本纪》。
知妻莫若夫,刘邦知道吕雉性格为人虽凶悍,但还不至于小肚鸡肠,刘如意只是个孩子,并未参与政治斗争,所有的事情都是戚夫人做的,吕雉并不是特别恨刘如意。所以他将刘如意送到封地,并派忠诚耿直的大臣周昌辅佐保护,想着只要刘如意不在吕雉眼前晃荡,应该就问题不大。
有人要问,为啥不下一道诏书啥的,强力保证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安全?真以为皇帝死了之后,遗诏那么有用么?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皇太孙建文帝,还不是让自己的儿子朱棣给推翻了。朱元璋当年还给一些开国功臣发过免死铁券,后来该杀的照杀不误,没一点屁用。
活着的皇帝再如何地威风,一旦挂掉,诏书铁劵这种东西,约束力其实没大家以为的那么大。刘邦为啥不采取足够的措施保护戚夫人?很简单,因为保护不了。想要保护戚夫人, 的办法就是除掉吕后,废掉吕后的儿子太子刘盈,并让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来当太子。刘邦尝试过么?尝试过,但失败了。
都以为皇帝真的可以为所欲为,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可以不顾一切地大杀四方?刘邦之所以没那么做,因为他是一个英明的皇帝,他脑子没抽掉。如果不顾劝阻强行废掉刘盈,除掉吕后,扶持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当太子,他的江山就完了。
太子刘盈,得到了很多朝臣的支持,最重要的人其实两个:张良和樊哙。刘邦问过张良,自己想换太子的意思,张良直接给高祖顶回去了。而樊哙,开国的功臣,还是吕后的妹夫,手中握有兵权。而且民间呼声的领袖——商山四皓,天下读书人的代表,四个大V老头,也都表态支持太子,刘邦一看,得,别太子没废了,我这皇帝倒快干不成,刘邦意识到,刘盈羽翼已成,或者说,是吕后的势力已成,自己已经很难在短期内连根拔起了。
再说刘亭长造反起家,没钱没肉,到哪凑那一堆亡命之徒。人家吕太公慧眼识珠,不仅把闺女嫁给刘亭长这么个一穷二白兼当地知名流氓,还尽出家资,给了他事业启动资金。现在他刘亭长当皇帝了,居然想顺带手连投资人也黑了,还有王法吗?群众答应吗?
那么,吕后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吕后年轻时,能历尽艰辛始终追随着刘邦,由此可见,吕后 不是普通的女子。她看上刘邦的,或者能和刘邦坚定地在一起, 不是普通的儿女私情,特别是后期革命过程中,她也练就了那种对任何人不抱幻想(包括刘邦),也掌握了高超的斗争艺术。在革命过程中,她坐过牢,当过俘虏,对革命是有牺牲的,是有大功的。
作为沛县系的一员,她的利益和沛县集团的利益是牢牢捆绑在一起的。天下稳定以后,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利益是哪块?那就是接班人。
所以后期的斗争,都主要围绕接班人的争夺。接班人的决定权在谁手里?很多人可能觉得,在刘邦手里。其实并不完全,一起革命的功臣老将还在,下面各种势力还没完全整合,外部还有诸侯王虎视眈眈。
戚姬和吕雉之间的斗争,于情于理,都是吕雉占上风。可戚姬偏偏鸠占鹊巢,宫廷悲剧就此开始了。相比年老色衰性格刚烈的吕雉,刘邦更爱戚姬,这一点本来无可厚非,吕雉也表示了宽容。但是错就错在戚姬在得到了宠爱之后,还要求摄取权力,这一点肯定为吕后所不容。
在众多因素之下,刘邦不再考虑废黜刘盈了。然后开始着手另外一件事——给戚夫人母子安排退路。所以,说刘邦没有给他们母子采取措施,实在有点冤枉他了,只是愚蠢的戚夫人并没有读懂刘邦的心思,一味地任性而为,最终白白断送了自己和儿子的性命。
刘邦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第一,让戚姬主动向吕雉示弱,缓和戚姬和吕后之间的关系。《资治通鉴》中就详细地记载了刘邦的话:
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这就是提醒戚夫人:太子的位置已经不是随便就能动的了,我已经无可奈何了,你好自为之吧!
第二,让刘如意母子远离权力核心,将刘如意封为赵王,赐封地给他度过余生。
第三,任命当时的御史大夫周昌为赵国相,以保全赵王不被吕后所害。周昌自沛县起一直跟随刘邦左右,在朝中的威望极高,吕后、张良、萧何等权力中心都对他礼让有加。
第四,刘邦临死前,还在做吕雉这边的工作,并给太子刘盈写了一封《手敕太子》,打算用亲情保护戚夫人母子。在这封信最后,刘邦说: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意思是,我死后你就是皇帝了,你要替我保护好他们母子二人。
刘邦能做的都做了,他本以为在自己的精心安排下,可以让儿子在赵国安度余生。但无可奈何的是,刘邦小看了三件事:
吕雉的胆大妄为,戚夫人的不识时务,刘盈的怯懦弱小。
刘邦死后,吕后一开始也没有单独针对戚夫人,只是把刘邦宠幸的后妃全都关起来,并先后敲打了另外俩诸侯王刘肥和刘恒,而刘肥和刘恒面对吕后高高举起的大棒,都聪明地联合朝中的功侯老臣+献地讨好的方式,成功避免了被困长安的结局,都逃过了吕后的魔爪。
反观戚夫人刘如意这边,也是个一味心高气傲的主,到最后也不服软,就因为当年曾经压过吕后一头,现在主仆易位,过不了心里这道坎,所以被幽禁起来还跟吕后较劲,除了刚还是刚,既不示弱也不送礼,还编成歌来硬钢,整天给人唱歌诉苦。而刘邦给安排的双保险御史大夫周昌,这老头除了顶撞刘邦挺厉害,对付吕后就歇菜了,完全没起到任何作用。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以刘邦的地痞本性,戚夫人更像刘邦丢出去的背锅侠,也许已经做好牺牲戚夫人的准备了。因为直到刘邦挂掉,他也只是给儿子刘如意封地封王,却不让戚夫人过去封地陪儿子。这么做,也许就是让吕后有怨气找戚夫人发就完了,革命情谊不能断,我儿子你总要给我保全吧!
热2024-12-10
热2024-12-09
热2024-12-09
热2024-12-09
热2024-12-08
热2024-12-06
热2024-12-06
热2024-12-04
热2024-12-04
热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