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从抄袭到逆转:中国互联网开始提供基因

2015-07-28 10:15  每日科技网

 从抄袭到逆转:中国互联网开始提供基因

  西学东渐,不唯社会理论、自然科学传入,企业模式、管理方法也从西方舶来。这是一个百年历程,延续到以信息社会为面相的新世纪。从西到东,向来如此,直到最近出现一些转向。

  互联网产业在二十年间再现了同一过程。二十年前照抄,新浪抄AOL,搜狐抄雅虎,淘宝抄Ebay,OICQ抄ICQ。大约十年前,伴随并购潮,中外互联网公司的资本交织成为普遍现象——雅虎买下3721,乐天和IAC分别购入携程和e龙大量股份,亚马逊并购卓越网,CNET并购中关村在线和蜂鸟网,谷歌想买百度未遂,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用40%的股权换取雅虎10亿美元投资……从此中国互联网产业启动历时长久的“基因引进工程”,整体照抄的风潮过去,对技术、模式和方法的细致模仿全面展开。

  继续我们粗略的回顾。随着“基因引进工程”的进行,中国互联网出现了一批大个头的新物种,看着有点像某些境外物种,其实早已显著演化,来适应中国市场。新浪微博不同于Twitter,优酷土豆不同于Youtube,微信和Facebook更是面面相觑,看不出多大亲缘关系了——直到2013年Facebook上线发送最长60秒语音信息的功能,开始模仿微信!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谷歌身上,就在本月(2015年7月),谷歌宣布从家政服务入手,进军O2O市场。而仅仅在半个月前,李彦宏宣布要在O2O大干一场,200亿加注百度糯米。多年之后,像我们今天一样粗线条回顾互联网发展历程的人,不会忽略如此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站在信息科技高原顶峰的谷歌公司,开始在它的中国竞争对手身后,亦步亦趋。而百度此前,一直与谷歌对标,是技术的跟随者。

  未来的观察者还会注意到,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转向,其实已经大量发生。2009年App Store诞生,掀起移动互联网创业热潮;5年来,移动互联网上一轮C2C(Copy to China),微创新,裂变式创新上演;2014年和2015年,太平洋此岸积蓄起创新力量的企业群落,突然,同时合理地,开始辐射境外。

  一开始,移动互联网公司照抄国外公司,也属理性。因为在海外上市,需要讲一个境外投资人听懂的的故事。这是中国的Pinterest,这是中国的Snapchat,这是中国的Vine,这是中国的什么什么……于是老外听懂了,融资上市接着谈。实际情况正是如此,Pinterest、Snapchat、Vine等等在美国爆红之后,国内扎堆儿出现仿品,可仿品们全都迅速凋零。移动互联网时代,照抄已成难走的路径。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