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深化党建创优争先活动,10月25日下午,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公安分局选派到铜茨乡安池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铜茨派出所所长杨佳同志会同铜茨乡政府大调解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到安池村,现场开展“部门帮村”工作,共商致富之策。(10月26日中国四川基层党建网)
第一书记下基层,肩负着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和谐稳定的重任,组织寄予了很高的厚望。对广大农民来说,来自上级机关的第一书记代表着党和政府对农村的支持,是为老百姓办更多的实事好事,解决现实中的矛盾问题而来,群众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因此,“第一书记”下基层首先要掂量掂量肩上所负的责任,这是履好职的前提。
态度决定一切。要当好“第一书记”,仅仅“身入”是不够的,必须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心入”。一般来说,下派村经济发展滞后,基础条件差,真正在这里待住,就要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守得住阵地。只有“心入”,才能避免不像“掉进井里的葫芦”,看起来是下去了,其实还浮在上面。
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是“第一书记”下基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要真心实意去做群众的贴心人,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盼。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发现基层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丰富头脑,创新思路,为基层的跨越发展注入新动力。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尽力而为,对能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对需要协调解决的及时汇报,对因条件不具备暂时难以办到的,要给群众说明白,确保事事有回音,真正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在为民办事、分忧解难中,与群众心连心、情想通,做群众的贴心人。(朱海红缘)
[责任编辑:毛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