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关注诺贝尔文学奖,因为有了莫言。这段日子里,莫言的一言一行被无数双眼睛追随、放大,不仅是他的作品,就连他最近的演讲、采访和授奖词都被掰开了揉碎了解读,并在各种文章和场合中被引用。然而,诺奖盛宴过后,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关注莫言
还是关注中国文学?
莫言获奖,更像是久不得志的中国文坛的一场狂欢,如果有朝一日,主角换成终于获得奥斯卡 导演奖的中国导演,热闹程度大概也差不多。在这场狂欢中,莫言被置于聚光灯下,文学的其他角落却依然模糊黯淡。
有人在猜想,获奖之后莫言还能再出杰作吗?其实不妨多问一句:一个莫言获了奖,能够带动中国文坛出更多的好作品吗?莫言的一句“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为人津津乐道。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对“文学何用”有着更加诗意的回答,“没有人会问,金丝雀的叫声或者日落的彩霞有什么用处!”所有尊重文学的人都知道,文学不是无用的,虽然它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收益,但它对精神和心灵的滋养却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曾说,“莫言获奖会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不能把它无限放大。”莫言也表示,诺贝尔奖是颁给个人的,“不能代表中国文学得了诺贝尔奖”。因此,诺奖过后,我们该把关注的重心转移到文学本身,由关注莫言转而关注中国文学,这样获得诺奖才是中国文学之福而不仅仅是一次莫言的个人秀。
“70后”、“80后”
谁可扛严肃文学大旗?
期盼已久的诺贝尔文学奖刚落到中国作家手中,热心的读者就开始讨论“谁有能力冲击下一个诺奖”。大家心中的人选是余华、苏童、贾平凹、陈忠实、阎连科等“50后”、“60后”甚至“40后”作家,其实这也是中国当代严肃文学尴尬的现状。在商业化、网络化的冲击下,才气有余但定力不足的“70后”和“80后”作家更醉心于能更快带来真金白银的畅销书写作,穿越、宫斗、官场各个门类看似热闹非凡,细品却只是时代大潮泛起的几个无聊泡沫,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几乎为零。
也许有人说“70后”、“80后”尚年轻。莫言在26岁时开始写作,30岁刚出头已有多部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重要作品也是在30多岁时写出的。“70后”和“80后”作家现在正值三四十岁这一创作的黄金年龄,却面临着“70后”的集体沉默和“80后”写作日趋商业化的窘境。
热2023-09-14
热2023-07-18
热2023-07-18
热2023-02-06
热2022-10-28
热2018-10-10
热2017-11-16
热2017-07-10
热2017-07-05
热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