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后现代主义会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么?(10)

2013-02-02 23:19  川北在线编辑部

  安迪·沃霍尔曾经说过,“卖得最贵的就是最好的艺术”。其门徒杰夫·昆斯更是直接:“我们不要再兜圈子了,还是一上来就当艺术品是商品一样生产吧。”而后现代主义的致命缺点恰在于此:如果艺术的目的就在于追求成为价格 的艺术商品,那么艺术不就直接等同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品生产。而艺术还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么?

  后现代主义在今天,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种“为追求商业上成功而不择一切手段”的模式。

  5,后现代主义,作为美国的文化霸权。

  美国艺术批评家、哲学家阿瑟·丹托把代表商业消费文化的安迪·沃霍尔推上了“深不可测”的哲学高度,称之为“后历史艺术”,同时宣告了“艺术的终结”: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鸿沟消失了!当代艺术从此“一切皆有可能”!艺术家做什么都是可以的!艺术不再有差别!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艺术从此成为属于一切人的东西!

  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代艺术并没有因为阿瑟·丹托“一切皆有可能”、“艺术不再有差别”的理论而实现真正“平等”。看似“自由”的背后依然存在着森严的权力及等级结构。换句话说,当代艺术的评定标准被牢牢掌控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要的美术馆——画廊——批评家——收藏家——艺术媒体的体系中,没有被它们所选择,任何艺术都不可能在国际上获取认同。

  在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背后,是金融资本无度扩张及对现代社会的“异化”, 的美国文化霸权,及对其它文化野蛮的的规训。

  2,过去20年与未来20年

  过去20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融入国际体系,取得相当成就。这既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但也是在西方的资本引导之下,为了符合西方的要求。而现在,随着历史的巨变,我们正面对着完全不同的新的文化问题:世界在期待中国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新的文化可以证明自己独立的价值。这或许意味着未来20年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转变:从被动的满足西方猎奇的眼光转向面对世界更为主动地用现代语言对自我价值的重新阐释,确立自己独立的文化价值。

  总是有人问,新一代的艺术家和上一代的艺术家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如果说,中国上一代的当代艺术家在过去20年的时代背景下,看待世界的时候有一种“从下向上”的眼光,而我们这一代,随着世界格局的转变,视角逐渐向上移动,第一次接近了“平视世界”的可能。或者说,努力尝试去建立以“理性”为基础的中国独立的现代文化价值观,更加积极地去融入世界。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