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曹雪芹奇迹——文/张颐武

2013-12-03 12:32  中国文化报

曹雪芹奇迹
文/张颐武
( 评论家,文化学者)


   2013年是曹雪芹逝世250周年。北京举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盛大的纪念活动。北京海淀区区委、区政府希望通过以“北京的曹雪芹,世界的红楼梦”为主题的文化艺术节,向社会大众推广、普及以曹雪芹、《红楼梦》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吸引广大群众了解曹雪芹,达到传承与发扬中国 传统文化的目的。同时,主办方还突出了国际影响力,分别邀请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纪念馆的研究者和管理者一起对话,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在此,我想从文化角度谈谈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

  曹雪芹是在中国封建文明最鼎盛的时候创造的《红楼梦》。但这部书被重视,却是100年后——在中国文化受到最严重冲击时,逐渐被认识,成为一部现代人的经典,活在现代人的心中。如今,在曹雪芹逝世250周年之际,中国文化重建的话题,又被提上日程。这本冲破中国诗书传统的小说,以其无比耀眼的光芒让我们重新估量自己的文化传统,也找寻我们自己的文化归宿。

  《红楼梦》的价值有待现代中国的判断和理解

  能够让中国现代文化一直感到困惑也一直在深入探究的,就是曹雪芹这个人物的命运和身世。他一直是现代中国文化的传奇,也是现代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焦点之一。在他身后的100多年的中国仍然处在传统社会中,这个人和他的作品虽然已经流行,却是社会主流之外的边缘的存在,他的巨大的意义还在等待“五四”之后的现代中国人发现。他其实是传统中国给予现代中国人的最伟大的遗产,其价值却有待现代中国的判断和理解。创造《红楼梦》如同一块和氏璧,等待着历史和读者的理解。正是由于现代中国人有了不同于传统的价值观,他的《红楼梦》在今天的中华文化中所占据的最重要的经典地位其实正是中国的现代文化所赋予的。现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于曹雪芹的重新发现。从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开拓者胡适,到周汝昌这样以曹雪芹和《红楼梦》为毕生志业的学者,这些知识分子都在《红楼梦》作者的确立和曹雪芹生平的研究等方面倾注了心血。

  曹雪芹是中华文化传统的最后的集大成的符号

  曹雪芹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生平事迹其实只有一些模糊的线索,他坎坷的一生只有一些节点为我们所了解。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和家世的考证现在是现代文化中独特的“红学”中的一个分支——“曹学”研究的对象。他作为《红楼梦》作者的身份也曾屡受质疑。但这其实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断裂的一个表征。在传统社会中,小说是一种文化等级相当低的类型,小说既无法给作者带来社会声誉,也无法带来经济收益。因此,小说的著作权对于传统社会来说没有意义。“作者”的概念,其实是一个和市场中的交换关系之中的所有权紧密相关的概念。所以,中国古典小说的作者,除了不多的有清晰记载的作品之外,其实都是在现代通过深入的研究才确立的,而像《金瓶梅》这样的作品的作者究竟是谁,到今天也还是学术界研究的对象。但曹雪芹却是一个类似莎士比亚一样的象征性的人物,他是中国古典文学最后的、成熟的、典范的作家,是中华文化传统的最后的集大成的符号。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中都有传统的殿军,也开启了新时代的象征性的人物,如莎士比亚或塞万提斯这样的人物,曹雪芹无疑就是这样的人物。而《红楼梦》谜一般的诸多神秘性的现象,诸如未完成的状况,人物的命运和归宿所留下的诸多的线索和暗示等等都赋予了作品一种难以言说的吸引力。

  曹雪芹作品的当代性让曹雪芹活在当代人心中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