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徐筱:贫困山区土地开发整理的思路及对策

2013-01-13 20:08  广元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土地开发整理作为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力保证。近年来,广元市一些县区通过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当前,推进连片扶贫开发,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需要更加重视并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

 

    据笔者对贫困县区朝天区调查,该区土地开发整理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建成了完整的农田体系,形成了村社通水泥路、户通碎石路、农田通泥结石路的交通网络;零碎田块归并成大田块,为优化耕作条件打下了基础;通过与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了曾家山高山露地蔬菜基地;项目所在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平均亩产增加200公斤左右,提高新增耕地产出率,实现人均年增收1000余元。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部分群众对土地开发整理认识不足,工作推进难度较大,项目效益评估体系不够完善,后续运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搞好资源调查,形成专项规划

 

    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查清的土地后备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分布和权属情况,建立台账,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管理者心中有数。分析研究土地开发整理的可行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措施,编制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要目标明确、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和相互衔接,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计划分解到地块,分期分步实施。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确保切实可行,有序实施。

 

    加强专业培训,提升队伍能力

 

    土地开发整理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作保证。充分发挥机构职能

 

    作用,制定技术培训工作规划和计划,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和新技术应用培训,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有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强化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提高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工程监理、预(决)算等各类专业人才合理搭配的专业技术队伍,使土地开发整理专业人员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高质量、高效益。

 

    完善工作机制,科学实施项目

 

    重点完善三大机制:科学规划的决策机制、优质高效的市场机制、权责分明的管理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决策过程要重视专家、基层干部和群众参与,并委托有资质的专业部门规划设计,组织会审,自下而上、从上到下反复论证,使决策更加科学。涉及施工质量、资金拨付的,必须规范运作,尤其是施工单位的确定,必须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注重选择施工质量高、守信誉的企业作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单位。理顺管理体制,落实项目责任制,充分调动县区、乡镇、村社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让其成正成为项目实施的参与。项目建成后,要明确项目后期管护责任主体,确定管护资金投入,把基本设施管理好、维护好、使用好,使建成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发挥应有的作用。

 

    重视宣传引导,凝聚社会共识

 

    土地开发整理牵涉到千家万户,关乎基层群众切身利益。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的长远发展,要求宣传工作走在前面。通过对土地开发整理目的意义、政策法规、典型经验等的大力宣传,赢得广泛支持,形成社会共识。实际工作中,尤其要利用多种宣传手段,争取基层干部群众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支持,做到了解规划设计方案、支持项目施工。同时,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直接参与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增加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调动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作者系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和土地管理学院学生)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