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郭喜林:4省5万套保障房是怎样成为面子和摆设的

2013-08-08 09:08  本站原创
    没想到吧?保障房也能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和官员的面子和摆设。保障房原本是保障那些没房住的人有个温暖的窝,但如今这本该温暖的窝里却很冰冷。

    据新华网8月7日报道,山东1.29万套,海南9000多套,广东1.15万套,云南2.3万套……近日多个省份审计结果暴露出保障房空置尴尬。一边是中低收入群体期盼早日实现“安居梦”,一边是大量保障房空置“遇冷”窘境。经过几年“高速”建设保障房进入“产出”高峰,但一些地方保障房入住率低,“民心房”屡遭尴尬。保障房为什么会没人住?难道这4个省份的百姓都没有贫困户吗?我想,未必4个省连一个住房困难户都没有,其中定有隐情。

    据报道,深圳最大公租房项目分配进入了最后阶段,首批推出的8250套公租房房源,入围申请家庭一万余户,但有45%的申请家庭弃租。新一轮大规模保障房建设启动以来,部分地方却出现了始料未及的“房等人”现象,原本“一房难求”的保障房却面临“愁嫁”尴尬。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严荣说,建设保障房是一项重大民生任务,各级政府都将其列入重点工作。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大批保障房快速建了起来,还只是在数量上完成民生答卷。建了没人住,百姓得不到实惠,最后成了政府的面子和摆设而已。这些情况如果属实,实在让人不可思议。关键是公租房的地理位置是不是十分偏僻,是不是让百姓居住以后,根本付不起上下班的路费?是不是申请起来手续繁杂,十分难办?是不是价格不合理,让人望房兴叹?应该说,想申请保障性住房的,都是入不敷出的困难户,起码他们的工资收入十分有限,每日正常生活十分勉强。其实,自从我国实行住房改革以来,特别是实行住房商品化以来,每家每户都想拥有一套真正属于自己房屋产权的房子。人们为了实现房子的梦想,其实就是想有一个安稳的住所,让自己心里踏实的房子。然而,人们手里的钱必定有限。开始房价低点,人们借亲戚和朋友还能转借一下,可是房价越来越高,甚至搞得太离谱,让人不吃不喝,靠工资一辈子也买不起房。这个时候,别说向亲戚和朋友借不来钱,就是去银行贷款也还不起利息。

    在大的房产信息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应当适中供不应求。而现在,却出现所谓的“供大于求”的不正常现象。这种假象表明,好像人们都不缺钱了,都能从腰包里掏钱买房了。事实是这样吗?哪里有合适的房子,我和我的朋友们都想有一套保障房。不过,俺不是上述4各省的户口,俺是河南的。但是,我们绝不相信上述4各省的所有朋友们都不缺房子住了。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