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刁志超:空置的保障房为谁而建?

2013-08-09 08:30  本站原创
   山东1.29万套,海南9000多套,广东1.15万套,云南2.3万套……近日多个省份审计结果暴露出保障房空置尴尬。(新华网 8月7日)

    一面是中低收入群体对“安居梦”的翘首以盼,一面又是大量空置的保障房。刚性的需求与现实满足无法实现契合,国家的资金投入成了摆设,大量土地被浪费,百姓对住房却仍是求机若渴,矛盾之间暴露出的是保障房无法对民生实现保障的现实尴尬。

    保障房是国家政府专门针对中低收入家庭建设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特殊住房,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同时为了避免房价的过快上涨,党中央也一直在倡导和要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满足不同人的居住需求,但是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落实过程中却走了样。

    保障房建设的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服务配套跟不上,只要数量不看质量,只顾前期建设不管后期保障,致使保障房建设沦为了一些地方政府为完成上级任务的指标工程、面子工程,是为了建保障房而建保障房。这样的保障房只能是对当地政府和官员的工作业绩有保障,而对现实的改善民生没有任何意义。

    保障房虽不具有商品房可以随意任人挑选的性质,但是保障房也应满足人最起码的居住生活需求,交通不畅、质量不保、基础施舍和服务配套措施跟不上,试问这样的房子又有谁能去住?距离工作地点30公里,对高收入的有车一族都尚且为难,更何况是需要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中低收入人群。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再好的政策靠落实,保障房是党和国家政府的一项民生民心工程,只有地方政府落实好了,才能使其达到解民困、暖民心、体民情的作用,才能让有需要的人得到实惠。各级地方政府当首先重视起来,从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合理规划改善百姓的住房条件,在保质保量完成建设的同时完善配套措施,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民生的需求,适合生活和居住才是百姓的真需要,起不到作用的保障房只能沦为民间谈经论政的笑柄。(川北在线 特约评论员刁志超)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