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下下说要为居委会减负,减了几十年了,没有感觉到减了多少事,却感到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难。”这是上海长宁区虹储居民区的党总支书记朱国萍的心里话。她与另外3位基层干部纪维萱、徐遐蓉、杨兆顺一道,走进上海市委常委学习会,以亲身经历讲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危害。基层干部的担心,让出席会议的所有干部出了一身“汗”。(8月11日 人民日报)
邀请基层干部为上海市委常委上课,这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上海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党的政策是否符合基层实际,在实施中遇到哪些困难……基层干部拥有活的经验和感触。表面上看邀请基层干部上课,事件虽小,但透露出上海市委对开展这次活动的坚决态度、有效措施和执行力度,让群众充满信心和期待。
群众路线,需要开门办活动。闭门造车、自娱自乐,永远找不出问题的症结,唯有开门纳谏,听取基层的不同意见才能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实处,上海邀请基层干部将基层出现的问题带上常委会的做法无疑值得肯定。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感情是真挚和朴素的,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是否符合基层实际、是否带来真正实惠,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发言拥有绝对的权威。在群众路线中,就是要把基层的真实声音和想法,带到活动中来,让各级干部自觉对照来自群众的真实声音和想法,反思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偏差,让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既符合规定,又“接地气”。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阵风”还是“落地有声”,是“雷声大雨点小”还是“抓铁留痕”一抓到底?查找问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实处的关键。如何查找?上海市委常委学习会做了很好的示范。常委会上邀请群众讲问题,用解剖麻雀的方式,找出在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又避免基层调研,看不到真实情况,听不到真实声音的问题出现。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不能取得实效,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干部的实干,因此,各级政府要主动对接基层,对接群众,听取意见,查找问题,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下去,从纠偏开始,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马安安)
[责任编辑:毛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