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建科
随着七一调图的顺利实施以及暑期运输的同步跟进,日前,火车票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而尤其是新改版的火车票最吸引眼球,票面上温馨的提示语温馨着赶路人,但是遗憾却也与时俱进,没有标注到站时间成了旅客最大的遗憾。火车票该怎样走向完美,或者说,一张单薄的车票又能承担多少重任?
《光明网》7月2日消息;北京所有车站全面启用新版火车票,票面经过调整“挪移”出了一个“广告区域”,该区域目前呈现的是“铁老大”宣传自家客运、货运两大网站的“广告语”。看完这则消息,第一感觉带有揶揄的味道,铁老大在自家的票面上做广告,推销自己,站在市场的角度看,很正常的一种商业行为,如果说这种揶揄还带有其他意思,说白了,铁路部门忽视了旅客提出的标注到站时间的建议,而注重自身的广告宣传,似乎有点脱离国民经济动脉的主题,没有更好的体现公益性。
笔者不认为铁路此次的票面调整是一种人为的失误,更谈不上遗憾。虽然借用铁路专业术语说列车都是图定的班次,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太多的变化,但是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以及民众出行的需求,频繁的调图应是今后铁路运输工作的重点,合理的调整列车车次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如果草率的在每张车票上都标注到站时间,一旦出现车次调整,必将招来社会质疑声一片,甚至声讨。这种得不偿失的行为相信在其他部门也会三思而后行,并给自己留足后退的空间。
经历改制的中国铁路的确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一点在旅客出行上体现最为明显,至少买票不再像从前那样托亲访友,一张身份证,一张银行卡轻松敲定自己的旅途行程,并且还可以提前变更目的地,而无需退票再买新票。事无巨细的工作态度也一度让社会和民众感动着。此次票面出现的“挪移”以及广告语,其实换位思考下也不难理解,铁老大毕竟不再是昔日的铁道部,现在已变成纯粹的企业,既然是企业自然就该履行企业的职能,做大做强自己。目前的铁路看似表面繁荣,其实运输收入一直呈现下滑趋势,尤其体现在货运方面,远比地方公路物流差的多,不进则退,作为超级央企,又背负着全民的期望,只能背水一战,调动一切手段扩大营销,增加运量,确保收入。在票面上做广告也是营销手段的一种,作为民众给予的该是理解和宽容。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一种境界,一张单薄的车票尽管也能容纳下具体的时间位置,可为了对社会负责,对旅客负责,也给铁路今后的发展预留空间,何尝不可?车票 的功能就是乘车通行证,无需过多的去解读,它承担的重任已经足够多,舆论给予的应是理解大于困惑,而不是一味的去纠结所谓的遗憾。
[责任编辑:毛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