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研究员的“什么是脸”也许是句实话

2015-07-13 16:31  川北在线原创(guangyuanol.cn)
    文/郭晓冉
 
  学术界又现抄袭门,这次的“主角”是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钢.刘钢于7月8日在科学网实名博客发布了一篇关于换头手术的文章,随后有网友发现,这篇文章和别人此前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大段落地一致.面对质疑,刘钢微博回应称“我承认那篇文章就是剽窃了,又当如何”、“什么是脸”.目前,刘钢已将上述言论全部删除.(7月12日,人民网)
揭秘中国论文剽窃利益链:博士副教授充当写手
  此位研究员,面对质疑,所做的回应“什么是脸”,虽然看似无意,然而却仿佛一语道出了现今学术界的“真谛”.如果抄袭只是“少数派”的做法,那么抄袭必然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假若抄袭在学术界蔚然成风,那么抄袭之事在圈子内的多数人看来,也许并没有那么无耻了.由此来看,这位研究员无意之中所吐出的一句话却是意味深长,蕴含了无穷意味.
 
  学术抄袭现象的危害是巨大的.首先,打击到了研究者的科研积极性.抄袭者轻轻松松凭借抄袭的“拿来主义”,就当做自己的成果.而被抄袭者辛辛苦苦搞研究的成果,却被他人拿来视如己出,而置原创于不顾.这样的做法,会让被抄袭者作何感想?
 
  其次,造成我国论文、科研成果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抄袭如此位研究员般直接的、露骨的却是少数,而大多数抄袭者则是选择了一种更为隐晦的抄袭方式.那就是将别人的成果“翻译”为自己的语言即是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这样一来,文章被换了标题,换了血肉,但其骨骼、灵魂却没有变化.而科学研究主要体现在观点的新颖、别致,而不是做一些改头换面的文字游戏.
 
  再次,助长了抄袭之风而压制了原创之风.如果是多数人都选择了抄袭,那么少数不抄袭的人,就相对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也许他们也会最终为了追逐自己的功名,为了完成论文指标,而被迫沦为抄袭的大多数.由此来看,抄袭之风的盛行,也会裹挟其他不抄袭之人的意志,让他们也沦为抄袭的帮凶.
 
  打击抄袭之风,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实施起来却面临种种现实困难.一方面是由于上述提到的抄袭者之精明,让人很难鉴别;即便是鉴别出来,有时也难以对其抄袭事实予以准确定性.由此来看,依靠立法来打击抄袭是一方面,这方面只能是治标而难治本.
 
  任何相互独立的事物都是处于同一连续统一体当中的两极,抄袭就是在学术研究中与原创项对立的一极.科学发展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抄袭就是单单继承了他人的观点,而没有自己任何的创新和认识.祛除学术界抄袭的不正之风,最重要的就是要唤起广大科研工作者追求真理的欲望.要让他们知道,单单踩在别人的肩膀上,不足以达到追求真理的终极目的,这样的重复研究对于科学发展没有丝毫益处.况且,抄袭还构成了对于原创者人格的一种不尊重,作为科学家不仅需要搞科研,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道德节操.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时尚 宠物 观点 科技 IT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