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屡破护网穿铁路之举,根子在哪?

2015-10-14 08:04  川北在线原创(guangyuanol.cn)
  屡破护网穿铁路之举,根子在哪?
 
  10月10日,四川新闻网关于“成都一小学铁路旁护网被拆,数百家长带娃横穿铁道”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13日下午,相关部门刚刚才修复的防护网再次被人强行拆开,下午3点多小学放学,很多家长甚至根本不听从街道办文明劝导员的劝导,依旧强行拉着孩子横穿铁道回家。(10月13日 中新网、央广网)
 
  横穿铁路、横穿铁路被火车撞、多人横穿铁路甚至多人横穿铁路被撞,都已不算是新闻,“中国式过铁路”嘛,习以为常了。不过新闻中这种孩子不愿强拉,文明劝导不理的行为确实不多见。
 
  是不知道危险?铁路标语、横幅、护栏警示不提,学校让小孩提醒在前,街道办文明劝导在侧,怎么可能不知道危险性;是生死置之度外?有道是“宁愿在世上挨,也不愿在土里埋”,只怕淡漠生死的人也不多;那就只能怪铁路防护措施效果太差了。只是铁路部门即便加强巡视,甚至安装“电子围栏”等却还是阻拦不来这些横穿人群。
 
  大众对此事看法基本上可归纳为三条。首先,是素质问题。虽说过铁路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对走路权利的争夺,但国人却肆意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把行使这种“路权”强加在对规则的淡漠、对秩序的破坏、对公共利益的无视上。其次,是制度问题。虽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擅自进入铁路防护网或者火车来临时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抢越铁路,影响行车安全的,可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但大多数情况下最多就是给予一定的警告甚至是劝告,于事无补。最后,是理念问题。公共设施的建设者们,在设计规划时,只会从自身角度考虑地基是否合适、线路是否省事、预算是否超标等问题,很少会先问问老百姓想怎么修,导致老百姓出行很不方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会屡屡出现“玩命回家路”这种情况,虽然和公民素质与制度法规有很大关系,但根子还在公共设施建设者的理念与服务百姓实际不符上。举个例子,外国很多地方修路都是先让人踩,然后在踩得最多的地方修上路面,这样的路最受欢迎也最适合。那么修建通往学校、医院等重要场所的路,或者是穿过铁路的涵洞和立交桥,为什么不能多从百姓的角度去考虑?若能把学校建设在道路通畅处所,而不是吵杂的铁路边;若在通往学校最近的距离修建涵洞或者平交道口;若立交桥不设在5、600米那么远,而是就近再建一个直通学校的立交桥,还有哪个家长会铤“儿”走险?还有谁会不惜命?还需要为管理头痛?
 
  不知道以上的假设是否合适,但笔者觉得这样才更合理。在“以人为本”的社会,让公共设施更好服务民生,显然才是最重要的。( 文/丁辉)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时尚 宠物 观点 科技 IT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