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育儿小课堂:给孩子喂药 这些错误方法要避免

2023-12-14 18:46  健康报
  原标题:育儿小课堂:给孩子喂药 这些错误方法要避免
 
  当前正值寒冷冬季,全国各地呼吸道疾病高发,儿童成为主要对象。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往往不配合家长喂药,有的不张嘴,有的直接吐掉,为此,很多家长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给孩子喂药,这些方法是错的
 
  ×
 
  错误1:捏住鼻子强行喂药和灌药
 
  有的孩子吃药时不肯张嘴,家长只好捏住孩子的鼻子强行灌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捏住孩子鼻子强行喂药的时候,孩子会出现哭闹和挣扎,容易把药物呛入呼吸道,极有可能会引起窒息。而且这种粗暴的喂药方式,也会使孩子越来越抗拒吃药。除了强行灌药,还有些家长会使用注射器或喂药器,装好药直接强行塞进孩子嘴里,快速推入药物,会使孩子出现干呕、呛咳、呼吸道堵塞,甚至发生窒息。
 
  ×
 
  错误2:把药混在饮品或零食里
 
  把药装在饮品或零食里,从外包装上来骗孩子吃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用饮料、零食包装等来伪装药品,并对孩子说这是好吃的而不是药,这样会给孩子造成错觉,分不清什么是食物,什么是药,会出现乱吃的情况,无疑加大发生意外的风险。
 
  另外,有些食物不能与药同服,轻者影响药效,严重者会导致不良反应。比如混着果汁吃可能影响药效;抗生素与牛奶同服,牛奶会降低某些抗生素活性;保护消化道黏膜、促进胃动力、抑制胃酸的药物等,如果与食物一起服用无法达到良好药效。
 
  ×
 
  错误3:各种吓唬逼骗喂药
 
  软的不行来硬的,各种哄都不吃,那只能吓唬了。家长通常会对孩子说:不吃药小心会被警察叔叔带走、不吃药会被医生打针、不吃药会被大灰狼叼走、不吃药肚子里会长小虫子等。这些吓唬的方法对某些孩子可能管用,但有些孩子不吃这一套,而且这种说谎的方式容易被孩子学到。久而久之,家长也会慢慢失去孩子的信任,而且也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不信守承诺”的习惯。
 
  ×
 
  错误4:让孩子躺着吃药
 
  很多家长给孩子喂药时,都会让孩子平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这样很容易呛到气管里,造成呛咳或窒息,还容易让药物滞留在食管里,影响治疗效果。正确的姿势是采取坐姿,尽量抱着孩子或者让孩子坐着时候喂药。
 
  ×
 
  错误5:任何药物都用开水冲泡
 
  无论给孩子喂哪种药,有的家长都喜欢用开水冲泡,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高温容易发生变化而影响药效,如抗生素类、益生菌类等药物都需要用凉水或温水冲泡后再喂给孩子。
 
  ×
 
  错误6:随意增减药量
 
  孩子一生病,家长就焦急万分,为了使孩子早日康复,擅自加大用药剂量,这种做法是错的。用药剂量大,其毒副作用自然就会大,严重的会导致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如果家长经常随意增减药量,会使孩子的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治疗难度会更大。因此,给孩子吃药前,家长要仔细检查药盒上的名称、日期及用量,看清楚是饭前还是饭后吃,以及吃药的时间间隔等。

  试试这五招,让孩子配合吃药
 
  1.选择口感好的药物
 
  家长在选用剂型时,可以选择适合宝宝服用的果味剂型药物,其口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2.正确使用喂药工具
 
  滴管:一般用于严控用量或用量很小的液体药物,对于1岁以内的小婴儿,使用小滴管喂药最为合适。
 
  喂药器:适用于2——3岁宝宝使用,有奶嘴式、针筒式、滴管式几种可选。其优点是不易滴漏、不易伤害口腔、用量可控。当孩子不配合吃药时,可以使用塑料注射针筒,记得一定要去掉针筒的针头。
 
  3.选择正确喂药姿势
 
  孩子吃药时要采取坐位或半坐位的姿势,家长轻轻把住孩子的四肢,固定住头部。一是不容易造成药物洒漏,二是孩子不容易发生呛咳。
 
  4.根据剂型调整喂药策略
 
  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颗粒剂、滴剂、混悬液、分散片等药物剂型。其中,服用颗粒剂、分散片时,尽量不要放太多水,以免增加服药压力。
 
  如果药物是片剂,并且与水溶解后服用不影响药效也不增加毒性,可以先将药片碾成粉末,用温开水溶化后,再制成液体剂喂给孩子吃。喂法很简单,先把孩子的头抬高,让脸侧偏,然后用勺伸到舌根处,轻轻压住舌根促使孩子产生吞咽动作,听到咕咚一声,确认孩子把药吞下后,迅速把勺子拿出来。
 
  5.采取服药奖励机制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当孩子顺利喝完药后,要及时给孩子一点奖励,可以给孩子吃一小块糖,有助于掩盖药物的味道,也可以给孩子拿一个玩具。同时也要对孩子进行语言上的表扬,可以竖起大拇指对孩子说“宝宝真棒”“宝宝最乖了”,从而减少孩子对服药的排斥。
[责任编辑:沫朵]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时尚 宠物 观点 科技 IT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