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伏天脾胃最易“受伤” 中医帮你缓解腹胀、去疲乏!

2017-07-23 14:08  中华养生
  原标题:伏天脾胃最易“受伤” 中医帮你缓解腹胀、去疲乏!
 
  小暑过后,就进入了一年里最难熬的“三伏天”,这段日子被中医称为“长夏”。

  温度高+湿度大,脾胃最容易受到影响,而此时出现的很多身体小bug:腹胀、没食欲、疲倦乏力、头晕...都是因为脾胃受伤在搞鬼,所以要想健康度暑伏,保养脾胃才是第一位!
 
  胃寒:胃疼、腹泻
 
  吃完冰淇淋就肚子隐隐作痛,甚至喝点凉水就胃疼、腹泻,这都是胃寒的表现,说明脾胃阳气受损,寒气内侵。所以即使是
 
  在炎夏,也要温养脾胃。
 
  丁香陈皮茶
 
  将丁香花蕾2克,陈皮5克放入杯中,加沸水400毫升,加盖焖10分钟后,即可饮用,两杯(每杯冲泡2——3次)。

  丁香具有温胃散寒止痛的作用,对于胃寒引发的疼痛、腹泻、食欲不振等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现代研究发现,丁香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减轻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陈皮可以加强丁香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行气以增加食欲。

  胡椒汤

  将3克胡椒粉放入猪肚,在砂锅中炖煮40分钟左右,稍加调味后,喝汤,并食用猪肚,可隔日一次。

  胡椒味辛性热,能温中散寒止痛,对于胃寒引发的胃腹冷痛、呕吐、腹泻等问题,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再加上“以形补形”的猪肚,能够很好地帮助脾胃尽快恢复正常的功能。



  脾气虚:嗜睡,疲乏无力

  入伏后,总是觉得累累的,只想葛优瘫在沙发上,甚至都不想大声说话,中医认为这是脾虚造成的。脾气虚,使得营养无法运送到全身各处,肌肉骨骼就会变得松散无力,感到疲惫不堪,当然怎么睡也睡不饱~

  黄芪茶

  将20克黄芪放入杯中,冲入沸水400毫升左右,加盖焖至少10分钟,然后再加入20克蜂蜜。搅匀后饮用即可。

  黄芪味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对于脾气虚所引发的各种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研究发现,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能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蜂蜜除了可以调味以外,同样可以补脾益气、增强黄芪的功效。

  洋参粥

  将10克西洋参洗净后,加入水浸泡10个小时,然后将西洋参捞起,切碎,与洗净后的粳米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浸泡西洋参的水,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水,煮成粥即可。

  西洋参虽然补气的作用比人参稍弱,但具有补气生津止渴而不引发上火的优点。夏季出汗较多,在损伤人体脾气的同时,也会造成人体的津液不足。使用西洋参,正好补气兼养阴生津,再加上健脾益气、生津止渴的粳米,此粥对于脾气虚有绝好的补益作用。



  脾胃气滞:腹胀,没有食欲

  如果总感觉胃里或腹部胀气,还老想打嗝,看到什么平时喜欢的好吃吃都提不起食欲,可能是脾胃气的运行发生了异常,而阻滞不通所致。

  凉拌紫苏

  紫苏叶300克,用清水洗净,放入沸水中焯透,捞出,再用清水过一下,挤干水分,加入精盐、味精、酱油、麻油拌匀,即可食用。

  中医认为,紫苏叶味辛,性温,具有行气和胃,醒脾祛湿的作用,对于暑天脾胃气滞引发的腹胀、食欲不振等问题有很好缓解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紫苏叶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及增加胃肠的蠕动。

  按揉中脘、胸胁

  将手掌掌心按在中脘穴上,做环形的揉动,周而复始,同时要适当扩大按摩的范围,争取能够覆盖胃的全部范围。

  然后,用双手手掌分别沿着肋骨走行的方向,从两侧向中间推摩,这样如此反复按摩5~10分钟,可以有效地刺激从这个部位循行经过的肝经、胆经、脾经等经络,达到行气疏肝解郁、健脾开胃的作用。

  脾虚湿盛:白带多、头晕昏沉

  中医认为,湿邪最易侵犯脾胃。三伏天既是最热的时候,同时也是湿气最重的时候,湿热邪气从皮肤、口鼻内侵入人体,就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女性会出现白带增多、发黄,以及头晕头重、昏沉等症状。

  菖蒲苍术酒

  将石菖蒲30克、苍术50克洗净切片后晾干,加入广口玻璃容器内,想喝甜酒者,可加入冰糖100克,然后加入白酒,密封避光保存一周后,即可开封饮用,每天饮用30~50毫升,连续服用一周。

  石菖蒲、苍术,都是味苦性温的药物,具有化湿、健脾、行气和胃的作用,再加上具有活血行气作用的白酒,对于体内湿邪较盛、脾胃运化受阻的人而言,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薏米冬瓜汤

  将薏米30克,带皮冬瓜100克洗净后,放入砂锅,加水1000毫升左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煮20分钟,喝汤,吃薏米、冬瓜。

  薏米具有健脾渗湿、利水止泻的作用,对于脾虚湿盛引发的腹泻、白带过多等都有很好的调离作用,而冬瓜除了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以外,夏季使用还可以清热解暑。

 
 

[责任编辑:沫朵]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