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贫困户保驾护航——来源:巴中日报
“想贷款,可贷款难、贷款贵,就算贷下来了,也不知道该发展啥产业。”以前一提起贷款,通江县火炬镇苟家坝村村民王炳昌就愁得很。
2015年以来,通江县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在“精准”上下工夫,在“造血”上谋长远,探索创新了“合作银行、驻村工作队、扶贫贴息部门、保险部门、龙头企业(或专合组织)+贫困户”的“5+1”扶贫小额贷助农增收新模式,多措并举为贫困户脱贫保驾护航,走出了一条金融扶贫新路子。
党政主导尽责于民
通江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的德政工程和惠民工程来抓,摆上日程。
县乡成立了由县长、镇长为组长的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指导、协调,研究解决在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出台了《通江县贫困户评级授信管理办法(试行)》《通江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方案》,同时县政府每年拿出1500万元作为产业发展基金,每个贫困村由帮扶部门筹集不少于10万元的担保基金。
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会同县金融办、县人民银行和县信用联社先后召开会议,了解贫困户的意愿和所需,为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贫困户普遍存在怕贷款、不敢贷、负债恐慌的心理,县委、政府抽调扶贫、财政等相关业务部门工作人员与驻村帮扶干部组成工作组,通过召开会议、发放宣传资料,深入田间、地头与贫困户面对面交流沟通,鼓励贫困群众通过扶贫小额贷款解决资金缺口。
银行主动谋利于民
银行贷款需有效的抵押和担保,且利率高,贫困农户“贷款难”、“贷款贵”,严重制约着产业扶贫进程。
[责任编辑:晓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