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治理难产的“准生证”需从作风“开刀”

2013-10-18 07:20  自媒体
10月16日,有媒体以《河南一孕妇4月内跑社区近20趟仍未办下准生证》为题,报道称郑州市惠济区长兴路辖区一准妈妈张女士,从怀孕跑到肚子大仍未办下准生证。对此,惠济区作出回应称,办证责任人已被停职等候处理,且该区相关部门已向张女士道歉,并致歉。(10月17日 大河网)
结婚生子本是人生一大喜事,而要生子就要办好准生证,本来也实属正常,但是偏偏办证责任人就是拖着不办,4个月、近20趟,跑出了群众的心酸,也跑出了一些办事员的懒散,更跑出了一些基层干部的作风痼疾。
而对于为什么没有办好准生证,原因有两个,一是所住的小区“无主”,办事处不愿管,二是领导的“特事特办”在社区变了味,本来可以办也变成了还需要找人去做证明人。
解读这两个原因,其实都与群众自身无关,一个纯属“误伤”,开发商与办事处没有办好对接,关群众啥事?另一个原因就更加“无厘头”了,领导都同意了的事,在下面还能遇到重重阻碍。
真是应了那句俗语“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不知道是办事员没有收到“好处费”的故意刁难,还是平时就是如此拖拉懒散,长时间形成的冷漠和漠视;但总的来说,这样的行为都只能让    群众厌恶,让党和政府的形象也跟着蒙羞。

    其实这样难产的“准生证”并不是个例,如这样的服务态度,在前段时间的《焦点访谈》中也有体现,小周为了办因私护照,足足跑了距北京三百多公里外的老家多次,跑了大半年一直没有办下来,而且每次去办证都还要看办事人员的脸上,以至于到了最后,让他自己想想都打怵。

    这两个场面何其相似,其问题的核心,除了制度不够健全、落实不到位以及部门对干部的管理漏洞等客观因素外,更为重要的是作风问题,一是官僚主义思想严重,动不动就摆起官架子,似乎处处都要显示自己的优越性,对于群众要办的证件,更是颐指气使;二是作风散漫,比如在小周办护照中,办事员那拉长的脸,让公安厅副厅长都“不寒而栗”,更别说是普通群众;三是不作为和慢作为、乱作为,在这两个案例中,我们都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对于本应办的证,要么胡搅蛮缠,让群众办一些本不需要办的证,要么不理不问,任其自身自灭,实在让人寒心。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