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来全不费功夫
宁瑞栋老人的感慨缘于他20几年前的故事。
那时他在甘肃省瓜州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1988年,他在观察这一地区的航空相片后,发现一处疑似城址(呈方形的残垣断壁),立即报告了县文物局。他与县文物局的同志多次在这一带搜寻,就是找不到。直到1999年4月28日,他们才找到这处被当地人称作巴州的古城。
而今天发布的丝绸之路瓜州—沙州(敦煌)段10多处新遗址,其发现过程远比宁老的发现神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研究员王心源课题组,在阅读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于今年3月选取并购买了瓜沙段的部分遥感数据,经过图像处理、解译、分析、制图,找到古丝绸之路上的10多处疑似遗址。8月和10月,课题组两次来到瓜州,与兰州大学、甘肃省考古所、瓜州县文物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实地考察。当考察队的车第一次开进茫茫戈壁时,队员们对着遥感图像指挥司机,翻沙丘越沙窝,直奔遥感图像上显示的一个疑似点。经过考古、历史专家确认,这里确实是一个古代遗址。
一位考古专家十分惊奇:我们在这里多年寻找都找不到,怎么你一下子就找到了?原来,王心源研究团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提供的疑似点,利用GPS定位系统,已成功为这个疑似点定位,所以一找一个准。经过两次共7天的考察,最终确认发现了5处古城遗址、2处民居村落中的13处房址遗迹、1段古渠道遗迹、1条古道遗迹和1处陶窑遗址。
最为神奇的是,在距西沙窝1公里外的地方,考察队不仅新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而且竟然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大漠城池中,找到了一枚王莽时期的“契刀五百”币。
解决“两张皮”
通过遥感技术辅助考古,这本不是什么新技术。上世纪80年代起国外就有偿试,我国科学家也曾利用雷达卫星遥感技术揭示了被沙土掩埋的长城遗迹、隋唐大运河遗迹等。
“但在我国,遥感技术和考古基本上是‘两张皮’,各干各的。”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说,最多也就是我们搞考古的拿过来他们的遥感图像看一看。没有让两个学科真正的融合在一起。
而这次两个学科融合交叉推动考古新发现,则得益于中科院与国家文物局的合作。
热2024-05-31
热2024-05-31
热2024-05-31
热2024-05-30
热2024-05-30
热2024-05-30
热2024-05-29
热2024-05-29
热2024-05-28
热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