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国庆长假,都有专家学者在思考有没有取消这一长假的必要,有的则直接在呼吁取消长假,缓解旅游、交通的客流压力。也正是在这种过度思考和大声呼吁之下,“五一”黄金周被取消了,一年当中真正的“旅游黄金周”便只剩了国庆长假。对于更多的工薪族来说,这是一种遗憾,而对一直为应对客流高峰而“叫苦”的交通、旅游行业来说,这也未必不是一种损失。
很显然,“春运”也好,“旅游黄金周”也好,这都是交通行业、旅游行业的生产旺季,是他们常年人财物投入的集中回报期。而相对于全年的投入与回报,这段时间的回报率是 的,也是他们最期待的。尽管他们一直在叫苦,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叫苦”,有点“矫情”的味道,真正的从业单位其实是在忙碌、“叫苦”并快乐着。你要真把长假都取消了,把为数不多的“黄金期”变成“黑铁期”,人家不但不会领情,而且还会生气的。这跟民国笑话中说的,某高官看到10个篮球队员在争抢一个篮球,而建议给他们每人发一个球自己玩自己的有什么两样?
至于有专家建议健全完善带薪休假制度来缓解节日旅游“井喷”,我感觉这也许能够发挥一点作用,但效果不会很好。因为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根本没有搞清楚“带薪休假”、“节日长假”与“旅游黄金周”的本质,没有搞清楚各种假期的适应人群和旅游的淡旺季,没有搞清楚普通公众对旅游的刚性需求。
“旅游黄金周”是什么?是一个“交集”,或者说是一个“最大公约数”,它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上班的大人有空、上学的孩子有空、出发地与目的地气候都适宜、不与居家过节相冲突。很显然,同样作为长假的春节长假就没有变成“旅游黄金周”,因为这段时间大家都要居家过节,而且气候也不太适宜,起码在我国北方不适宜。这也充分说明,“旅游黄金周”这个“交集”或者“最大公约数”太难找,屈指可数,也正因为如此,它才会变成“黄金周”。天时地利人和,好不容易有这么个硕果仅存的“黄金周”,你又在那里呼吁取消,当然会让大家不高兴。
我们目前的带薪休假制度确实不够健全完善,不但企业职工想休假比较困难,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想休假其实也很难。而这种“健全完善”又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不是一朝一夕、一道行政命令就能实现的。退一步讲,即便健全完善了又怎样?带薪休假的指导思想是“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即便能休,其中也充满了变数。要让职工、配偶能同时休假, 并且是正巧赶在孩子假期里,这基本是个小概率事件。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公民确实需要有几个国家法定的刚性的假期,确保一家人都能放假休息,并在此间满足积蓄已久的远足、旅游的需求。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充分考虑到的是,节日旅游在普通公众和专家学者心目中的位置是大不相同的。专家学者上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田野作业、户外调查、参观考察、应邀讲学等占了其工作的相当比重。简单说,这个群体对节日旅游并不感兴趣,即便出行,他们也不愿意“在热闹处钓鱼”,甚至不一定喜欢在国内旅游。而普通公众,节日旅游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刚性需求,是一种补课性质的梦想期待。跨市出省的机会寥寥无几,许多名山大川他们都没有去过,既然有机会自然会去,这自然也就导致了旅游扎堆、处处人满为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假以时日,让他们在习以为常的旅游中改变节日出行和旅游的观念,而不是人为地取消长假,剥夺他们少得可怜的举家旅游的机会。(川北在线综合)
[责任编辑:毛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