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贵阳离婚潮是个执政的黑色幽默

2012-11-02 15:37  凤凰网陕西频道

最近一周,贵阳市云岩区婚姻登记处挤满了前来离婚的村民,一名90岁高龄的老人被儿女们用轮椅推着,前来办离婚手续,一对结婚仅3个月的夫妇也来办离婚,甚至有一些村民,两代多户举家办离婚。此前,该区大规模宣传的农房确权政策规定,每户确权房屋不超过240平方米。对于离婚潮,云岩区国有土地房屋征收管理局副局长伍封荣表示意外。他说,政府出台确权政策是为了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呼吁大家不要为此离婚。(11月1日《京华时报》)

稍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村民的房屋不像城市住宅楼那样卧室、厨房、卫生间紧凑简单。农村的房屋大而且散,院子大,房子也大。烧火做饭的地方叫锅屋,也叫厢房,另可放置粮食、器具,类似仓储间;以前有拴牛的地方,叫牛屋,现在没有牛了,但有大型机械、农活器具,诸如拖拉机、犁耙、木锨等,放置它们需要很大的空间;如果养殖家畜,如猪、羊、鸡的话,那就需要更大的空间。因此,农户的住宅少则几百平方米,多达上千平方米。

那么,“一户能确权的房屋面积为240平方米”这种政策,似乎没有对民情做出正确判断。要不然,伍封荣副局长怎么会对离婚潮感到愕然呢?政府制定这项政策的初衷是“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然而,结果导致的是农户大规模地争相离婚,以求自保,这与政府初衷可谓南辕北辙也。

村民为什么扎堆离婚?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户头一分为二,尽量保住自己的房子不被没收或被强拆。

贵阳市云岩区此前给老百姓的宣传资料表明,原则上按“一户一宅”进行确权,一户能确权的房屋面积为240平方米,对于每户超出实施细则规定面积的,暂按无证房保留。

“无证房”是一个什么概念?是被政府没收还是被强拆?对于已经饱受强拆风暴摧残,已经变得极为敏感和怯懦的农民来说,一家房子只要超过240平方米,都要面临这样的命运。因此,争相离婚,离婚不离家,多一个户头,是最好的解救办法。

分析政府政策的失误之处有其三,其一是没有掌握民情,是一厢情愿地“为民办事”;其二,政策发布,没有体察民情,没有给农民解释透彻政策的用意,尤其是对于“无证房”的处置办法,没有后续解释,增强了农民的恐慌心理。

新农村建设也好,农村统一规划也罢,凡是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政策,务必需要对民情了如指掌方能推进。否则,为了保住自己的房子,连90岁的老人也来办理离婚了,这种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出现,暴露的不仅是某一个政策的缺陷,而是官员的执政水平问题。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