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街暴打生父 14岁花季少女闹市连扇父亲十几耳光

2012-11-15 07:36  华西都市报
  11月12日,家在湖北农村的张老汉,跑到南京看孙子,不料儿子从车站接到他后,在外面转悠,晚上带他去宾馆。张老汉觉得是儿子嫌他穷,怕带回家丢人,气得要连夜回老家。据了解,儿子是被全家合力供进大学,毕业后在南京成家立业。(11月14日《现代快报》)
  “子嫌父贫,不让进家门”,这般情节,像是给家庭伦理剧贡献新题材。至亲之人,都被拒家门外,悲哀难免充盈于人心。新闻中“嫌弃父亲”的儿子,当然极易招致“不孝”的道德鞭挞,它与我们濡染的道德教化背道而驰:长期以来,在你我的道德课本上。“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连父亲都能嫌弃,岂不是良心消泯,廉耻丧尽?再辅以“举全家之力供儿上大学”的映衬,他的“不孝子”形象更是跃然纸上。
  斥责不义之举,可以理解。只是,比起汹涌的道德口水,审慎理性的话语更为重要。基于“看客正义”的道德优越感,能将显性的恶从道德词典里抹去,但却容易造成“道德判断先行”,而忘了应有的节制。不问细节,只凭臆想,就抡起道德大棒,可能造成误伤,也无益于根本性的反思。
  窥诸新闻,儿子不将父亲领进家门,的确不合常理。可说儿子无情,似有不妥:无论为父接风,还是带他下馆子,都可以窥见“亲情滋养”的影子;至于指控儿子无义的 证词,是张老汉的“觉得”。虽说它不乏解释力,可终究有些想当然——假如,是儿子确有苦衷呢?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儿子不让贫父进家门,究竟有着怎样的内情,我们不宜妄断。凭着“城里人”和“乡下人”的身份区隔,就嫁接“子嫌父贫”的惯性判断,或许立错了道德靶子。
  真相未明,“求真”比贸然下定论靠谱得多。只看到“冰山一角”,就误以为掌握了全部真相,显然是认知上的自负。
  不过,从民众的无限感慨中,我们或能听到些许弦外之音:“凤凰男”面临的婆媳之争,乃至家庭磨合困境;“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中,与家境差距伴生的“文化隔膜”;流动社会中的代际隔膜……这些琐细问题,看似小事,却在困扰着许多家庭,成了“家庭重组”过程中的情感掣肘。
  对个案中反映出的亲情裂痕、孝道迷失,我们固然可大举抨击;但较之于喷口水,我们更需要的,是正视现代家庭建构和传统伦理之间的内在紧张:如果以家境悬殊为引线的“家庭战争”,总在上演着;如果贫富符号,真的已经成了亲情疏通的障碍……那些悄然滋长的矛盾,终会在家庭“院落”里埋下不幸的种子。归根结底,“子嫌父贫”,或只是假想的道德靶子;可它激起一片义愤,也包含着人们在伦理价值的惶惑。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