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结铃期遭遇降雨 棉田管理要及时

2013-07-18 17:02  农村大众

  近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四川省鲁北、胶东半岛等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当前四川省棉花正处于长势最旺盛开花结铃期,遭遇强降雨对棉花生长和最终的产量影响很大。“去年棉花也受灾了,但是时间比今年要晚,棉花已经结出很多大铃了。今年受灾早,大家都有点措手不及。”来自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的一户棉农如是说。

  针对今年的具体情况,棉花雨后田间管理要注意那些要点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的孙学振教授。

  “棉田长期积水很容易引发呕根现象造成棉株死亡。对积水棉田首要任务是想尽一切办法及早排净地面积水,清洗叶片浮泥。排水后应该及时扶正棉苗,防止因田间郁闭造成蕾铃脱落。”孙学振教授说,“另外,雨后棉田的养分流失严重,应该及时施用花铃肥,补充足够的氮肥能够增强叶片功能,促进棉花恢复生长。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基肥未施钾肥或施入量不足的可以每亩追施硫酸钾5-7.5公斤。结合中耕、培土适当深施。对于开花结铃早或花铃肥施用量不足的棉田应于打顶后(7月下旬至8月初)追施盖顶肥,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以防早衰。对于后期发育旺盛的品种,不建议施用盖顶肥,以免引起贪青晚熟。”

  孙学振教授强调,施肥过程中有一点要十分注意,盐碱地施肥后如果再遇降雨天气,会造成大面积死株现象,所以对于盐碱地要慎重施肥,而对于非盐碱地则不用考虑这个方面的因素。另外,适时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强涝后板结土壤的透气性,增强根系的呼吸作用,促进根系的恢复生长。

  谈到关于棉花整枝管理时,孙学振教授介绍说,“棉花打顶要掌握“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根据棉花长势、品种特性灵活把握,一般在7月15-20日进行。亩种植3000-4000株的棉田,单株留13-14果枝,亩种植2000-2500株的棉田,单株留14-16果枝,适时打顶打一叶一心。根据劳动力条件和棉花长势灵活打边心和赘芽,打边心8月5-10日进行,也可合理利用缩节安加以控制,以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棉株多结铃,结大铃。”

  “棉田雨后易发生徒长,可以施用一定量的助壮素,及早做好化学调控。初花期遇雨后的棉田,亩喷缩节安1.5-3克,对水15-20公斤;盛花结铃期不干旱早衰的棉田,亩喷缩节安3.0-5.0克,对水25-30 公斤。”孙学振教授说,“7月20日左右还应注意防治3代棉铃虫。”

  本报见习记者 马磊

  7月16日,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棉田受灾情况。(王向阳 摄)

  专家名片

  孙学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山东农业大学棉花研究室主任、农学院植物科学与信息系副主任,兼任中国棉花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棉花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成员、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委兼棉花专业组组长。来源农村大众)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