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山西文物选萃 绪论

2012-07-16 10:38  四川在线

  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部,位在北纬34"35"-40"43",东经118"15"-114"32"。“东则太行为之屏障,西则大河为之襟带。北则阴山、大漠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南则首阳、砥柱、析城诸山滨河而错峙。汾、浍萦流於右,漳、沁包络於左”。因地属太行山以西,故取名山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前人概括山西地势有“表里河山”“形势完固”之语。山西有利的地理条件,给古代文化、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早在一百八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后稷教民稼穑於稷山,嫘祖养蚕於夏县等传说在我国广为流传。在春秋时代晋文公重耳即称霸中原。后赵石勒、北魏拓跋氏、北齐高欢父子,都曾依托山西争取天下。唐太宗李世民从太原起兵,灭隋兴唐。五代时期的后唐李存勋、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也都是以山西为基地发展起来的。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中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西又以其特殊的地位,对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我们的先祖和革命前辈,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宝贵的革命文物。诸如全国 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在山西;三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在山西;全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构建筑南禅寺、佛光寺在山西;全国现存 的木构建筑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在山西;明长城中 的雁门关、平型关、宁武关、娘子关在山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三大革命根据地在山西,以及闻名中外的壶口黄河大瀑布在山西等等。

  据统计山西目前保存下来的各类文物(不可移动者)计31401处。其中:古遗址2639处、古墓葬1666处、古代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18118处、石窟寺300处、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360处、石刻及其它6852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1466处,以及依附於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中的彩塑12345尊、寺观壁画26751平方米。

  


  山西地下古文化遗存埋藏丰富,已知各类古文化遗址、古墓葬4305处。从旧石器、新石器,经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连续不断,发展序列清楚。其中,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夏时期文化、商文化、晋文化和北朝文化均在中国考古学上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各个时代的北方民族文化构成了一个具有区域性和自身特点的文化体系,受到国内外考占学界的瞩目。

  



  (一)


  旧石器文化遗址,据目前所知已发现255处。其数量之多,文化内涵之丰富,在国内外尚属少见。经多年来发掘和研究,对揭示其文化面貌、内涵和年代均取得重要成果。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晋南地区的黄河北岸和汾河两岸的芮城、万荣、襄汾、垣曲等地。 代表性的有距今170万年的芮城西侯度遗址和距今五、六十万年的匼河遗址。西侯度遗址是六十年代以来我国旧石器考古的重要发现,在遗址的早更新世地层中出上了打制的石制品30余件和2件具有明显人工加工痕迹的鹿角,以及一些表面呈深灰色的哺乳动物肋骨、鹿角和马牙的烧骨。这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存。它的发现,下仅大大提早了中国旧石器的历史。而且也大大提早了人类用火的历史,这在旧石器考古学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分布在芮城县匼河村一带的匼河遗址,是我国华北地区又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以打制宽大的石片石器为代表,其中之三棱大尖状器无论在器型或打制方法上,对以前的西侯度文化和以后的丁村文化,都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

  距今二十万年的丁村文化是我国旧石器中期文化的代表。1954年发掘,共获得哺乳动物化石28种,鱼类化石5种,软体动物化石30多种,石制品2000多件,尤其是在100号地点上部砂层中,发现了三枚人牙化石,经研究,属“古人”阶段的人类,被命名为“丁村人”。

  1976年二次发掘中,又在同一地点发现了一块幼儿右顶骨化石,其体质特征表明“丁村人”较“北京人”有所进步。在发现2000余件石制品中,以角页岩制作的石片石器为主体,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小尖状器、三棱尖状器、以及手斧、石球等。其中三棱大尖状器最富特色,过去在我国和其它国家都没有发现过,所以称之为“丁村尖状器”,是丁村文化中的代表器物。

  阳高许家窰遗址,是我国旧石器中期古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最为丰富、规模最大的遗址之一,从1974年开始,经几次发掘,获得了丰富的人类化石标本,计有顶骨十一块、枕骨两块、牙齿六颗、以及颌骨等,分别代表十多个男女老幼不同的个体,命名为“许家窰人”。据其体质特征,贾兰坡先生认为是北京猿人的后代。与人类化石共出的文化遗物以石器为主,共发现14200余件,多见於小石器,尤以刮削器最多,也有少量的尖状器和雕刻器。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以野马、野驴、羚羊最多。采用铀子系法对其六颗动物牙齿化石测定,其年代为距今十万年左右。

  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存发现较多,全省范围均有分布。重要的有朔县峙峪遗址和沁水下川遗址等。

  峙峪遗址位於朔县城西北黑陀山东麓,1963年发掘,出土了一块晚期智人的枕骨化石和大约两万余件石制品,细小石制品为该文化的主要特征。在该遗址中还发现了制作十分精致的扇形石核、斧形小石刀和石镞,这对研究细石器工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石镞的出现,表明当时人们已掌握了弓箭,狩猎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斧形小石刀的出现,显示了这一时期石器修整技术的成就和工具进步的水平。共存的哺乳动物牙齿化石发现5000余枚,其中野马、野驴的比重最大,显然这两种草原动物是峙峪人猎取的主要对象。峙峪遗址材料经碳-14测定,距今约二万八千年。

  七十年代,在沁水县下川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地层中,发现的一批旧石器晚期的打制石器和精致的细石器。是我国旧石器晚期文化的重要代表。遗址上层的细石器部分与新石器时代细石器文化遗存相比街具一定的原始性,但也明显具备了细石器文化的一些基本制作技术和主要器型,下川文化的细石器,代表了旧石器时代石器制作技术的 水平,是研究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重要资料。

  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逐步提高,大约在距今七千年左右,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考古学称之为新石器时代。这时的人类开始由食物采集向专门的食物生产上转变。农业、畜牧业和陶器的发明以及磨制石器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在生产或自身繁衍中部有很大发展。属于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在山西境内亦有广泛分布。据目前所知已发现这时期的遗址、墓葬1131处,其文化的相承关系、发展序列明确。文化内涵有磁山类型早期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晚期龙山文化,其社会性质属原始社会母系和父系氏族社会阶段。

  新石器早期文化,即距今七千年左右,相当於陕西老官台、河南裴李岗、河北磁山类型文化,目前在我省发现街不多。1984年在太行山西麓的武乡县石门乡牛鼻子湾征集到石磨盘、石磨棒各1件,石器的形制特征与河北磁山新石器早期文化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十分相似,为我们在太行山西麓探索新石器早期文化提供了线索。

  仰韶文化遗存,分布广阔,北至长城脚下,南到黄河之滨,均有重要发现。其文化性质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为主。就已发掘的材料看,山西的仰韶文化发展关系清楚,时代连续,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分早、中、晚三期。

  1982年在垣曲县古城东关发掘的一座仰韶文化早期居住址,是我省仰韶文化早期遗存的代表。发现的遗迹有房址、沟壕、灰炕和墓葬。遗物有石器、骨器和陶器,以陶器为主,陶质以夹粗砂粒的红褐陶为主,胎厚、器体大,火候低,次有泥质红陶,器表磨光,胎薄,纹饰以弦纹、细线纹、附加堆纹、剔刺纹为主;器形以小平底器和圆底器为多,圈足和三足器为少,园底鉢、弦纹夹砂罐为主,还有盆、鉢、小口平底罐等,生产工具有陶锉和磨光石器,这些遗存,为我们揭示了生活在仰韶文化早期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的生活情景。

  仰韶文化中期遗址,遗存丰富,分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代表性遗址有芮城县东庄村半坡类型遗址和西王村庙底沟类型遗址。经发掘,两处遗存生产工具都为石、骨制品,生活用具都为陶器。但前者陶器上的彩色纹饰以彩绘的动物和鱼纹最引人注目,而后者的纹饰多以勾叶纹为主,其它有条纹、弧线纹、弧线三角纹、圆点纹和网纹组成。从彩绘纹饰上看两者氏族的图腾信仰上的不同,半坡类型是以鱼类为崇拜对象,而庙底沟类型则以植物、花卉作为信仰的主题。在东庄村发现的仰诏文化中期的墓葬中,以合葬墓为多,其中发现一座为九人合葬墓,说明遗址的社会性质应是血缘关系密切的母系氏族社会。

  仰韶文化晚期遗存在我省分布广泛,为数很多,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在黄河北岸以及汾水、涑水和吕梁山一线均有发现。其文化特征有所变化,生产、生活用具仍以石骨和陶器为主,但在制作技术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彩陶纹饰趋於简化,常见器物除盆、鉢、碗外,还出现了新型带流嘴的陶器,人们的生产水平有了提高,其社会形态是母系社会开始向父系社会过渡,甚至已经进入了原始父系氏族社会。在芮城县发现的东王庄遗址,即是一座时代单纯的仰韶文化晚期的村落遗址,是这一时期文化遗存的重要代表。遗迹有袋形灰炕;遗物有石斧、石锛和蚌器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主要有陶器,但在型制和制作技术上都与仰韶中期陶器有所不同,体现出明显的进步性。

  距今四、五千年左右,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在我省分布也十分广阔,遍布於境内各大小河川的河谷地带和丘陵地区,总数在千处以上。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为发达的磨制石器,出现了石镰、蚌镰。陶器已开始采用轮制技术,以灰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器形上出现了圈足和三足器,纹饰以绳纹、篮纹为主。主要遗址有裏汾陶寺、夏县东下冯、太谷白燕、汾阳杏花村、定襄西社等。由於所处自然环境与地域下同,在文化面貌千口文化内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经过对不同地域的典型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山西龙山文化可分滹沱河类型、晋中类型、晋南陶寺类型、晋西南东下冯类型等。各种类型在文化面貌上均不同程度的体现了各自文化的地域特点。其中晋南陶寺类型 典型意义。

  晋南陶寺类型,分布在临汾盆地塔儿山周围。代表性遗址有襄汾陶寺、翼城方城和曲沃东许等。文化遗存有明显的早晚关系,早期的陶寺文化遗存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水井。生产工具为石、骨制品,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长达30-40厘米的细长石锄、半圆型“耜”型器和曲尺形石刀。出土的生活用具以陶器最多,陶色较杂,有灰、褐、黄、红、黑等。斑斓绚丽的形绘陶器,构成陶寺类型文化一大特色。早期器物以连釜灶和斝(jia)为主,中期出现陶鬲,晚期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以轮制和模制为主。器型以鬲为主,其它有斝、扁壶、大口深腹盆、瓯、豆等,木漆器用具已普遍使用,有俎、盘、匣、豆等,体现了鲜明的自身文化特点。而石耜和铜器的出现,标志着晋南龙山文化有了飞跃发展。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居民的部落公共墓地,面积约三万平方米。从发掘的近千座墓葬来看,形制有大、中、小三种,都是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一般为仰身直肢单人葬,葬具和随葬品的数量有很大差别,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差别、贫富分化和世袭现象出现。已发掘的六座大墓都集中在一起,随葬了体现死者显要身份的龙盘、玉踪、鼍鼓、石磬等礼器,还有陶、木、石、骨、玉器等,多者达二百件,少者也在百件以上。其中龙盘不仅显示出墓主人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反映了氏族的图腾信仰。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