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坝是开屏的“孔雀尾巴”,俏丽的傣族村寨,就象点缀在孔雀尾巴上明丽闪亮的羽毛。整个橄榄坝就是一个热带的自然大花园。
五、腾冲和顺乡
和顺古镇
腾冲和顺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连绵两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缭绕着这块小坝子。乡前层峦叠嶂,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让人流连忘返,民国代总理李本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
1。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温柔联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景破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村夫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藏书楼,1938年新馆落成。迄今有藏书7书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有在中国城市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
2。千手观音古树群:
和顺古镇天然生态优胜,镇内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近百棵,除了魁阁的两棵秃杉,位于和顺张家坡的千手观音古树群也颇具特色,古树群由七棵拔地参天的百年古樟树组成。其中五棵沿一直线而列,近观如绿色华盖,擎天巨伞,眺望似千支手臂向周围开展,神似传说中的千手观音。两棵古樟站立两旁,恰似观音菩萨的文殊、普贤弟子。从西往东看五棵古树分而列之,与远处的魁星阁相望,故又被称为“五子登科”。寄托了古代人们功名仕途的寻求。古树群下,一条历经数百年沧桑的火山石古驿道蜿蜒西去,与村前的喜报桥相连。
3。陷河:
以生物多样性为特点的湿地。因人行其中极易陷入,被和顺人形象地称为陷河。和顺陷河水草丰茂,野鸭水鸟嬉戏其间。泛舟其中,田园野趣,令人陶醉。和顺游子有词云“故乡好,最好陷河头,绿柳丛中穿紫燕,红莲塘畔卧青牛,结伴泛孤舟。”
六、建水团山村
团山村
团山村位于建水县,在这个安静的小村庄里暗藏着一个颇具规模、历经600年风雨仍保存完好的汉族民居,这在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实属常见。明洪武年间,江西鄱阳县名叫张福的商人,把生意做到了临安(建水),看中了县城外土地肥饶、风气醇美的张宝石寨,于是在此安家,繁殖子孙,成为巨族。
团山村建筑
团山民居的布局和装饰与江南民居有类似之处。所有建筑屋面为青瓦,白灰掩饰外墙,青砖作墙裙,每座房屋都以天井为中心,大门多在主体建筑一侧,通过外形不一的过道,达到主体院落,平面布局包揽了云南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等主要情势。
团山民居各户人家的宅院紧凑舒服,尤以梁棹窗棂间的精致木雕著称。木雕中的人物形象、动物姿势、动物纹样、多少何图形,都依据各种形体采用不同的雕凿方式,穿漏与浮雕相联合,八面玲珑,技能之高明,令人叹为观止。那份派头,埋藏着主人家对“儒雅”的崇尚。除木雕、砖雕、石雕外,彩绘书画也是装饰建筑的主要组成局部,诗词楹联遍布庭院板壁,其中一座楼的天花板上,就集中了100多幅彩绘字画,足以显示主人家书香世第的文化气味。
团山村现保存完好的汉族传统民居和古建筑有21座,它们都已经被编了门牌号,成为无数户人家独特领有的家园。团山村的后人们就在这令人爱慕的老宅内过着自力更生的农家生涯,年年迎候春燕的归来,因为这些燕子也把它们的家筑在了雕龙画凤的檐梁上。
七、临沧鲁史镇
鲁史镇
鲁史镇地处云南凤庆县境东北部,位于澜沧江和黑惠江旁边,有“夹江”之称,距凤庆县城84公里,南面和小湾镇隔江相望。全镇居住着汉、彝、苗等10个民族,是 的“茶叶之乡”。
鲁史,原称“阿鲁司”,历史上始终是顺宁府、县设于澜沧江北地域行政治理机构的所在地。凤庆县城和鲁史镇都坐落在茶马旧道向东南亚延长的要冲上,是蜚声中外的“茶叶之乡”。鲁史至今仍保存有一段青石故道,三米多宽,由东向西把古镇一分为二。现在鲁史镇的金鸡村尚遗留有百珠连片的古茶树野生群落。古平村海拔 2400米左右的山野上,成长着三千多株野生茶树。
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茶为生。其中骆英才是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人,并开设“俊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商业。还有出自段逸甫茶园的“凤山春尖”,是民国时代云南茶叶的极品之一。
鲁史镇以四方街为中央点,和四方街衔接的横街是鲁史古镇的主要街道,形成“三街七巷”的格局。走进鲁史的大巷冷巷,深深感想到古文化的印迹,这里四合院的营造很有特色,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房屋大多坐南朝北,院落基础上是一正两厢一照壁的格式。四合院是关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此门就自成天地,很合适 居住。院内,四周屋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宽敞的院落内,植树栽花,叠石造景。在临街或靠路的墙体上,有画有诗。
八、普洱孟连娜允古镇
娜允古镇
娜允古镇位于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城,是中国至今还保存着的最后一个傣族古镇,已被列为傣族历史文明名城。娜允古镇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娜允即傣语内城的意思。娜允古镇的屋宇是傣汉两个民族不同风格合璧的建筑群。
从古代至近代,孟连历代28任土司,统治达660年,跟着土司统治的连续,娜允古城也得到逐渐的完美和扩展,造成了宣抚司统治区(孟连、澜沧、西盟等)方圆数百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核心。
娜允古镇在东南亚傣族国民的心目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由于历代傣族土司衙门――孟连宣抚司署就设在这里。娜允由“三城两镇”(上中下城和芒方岗、芒方冒)组成。土司时代,娜允古镇上城是土司及家奴栖身的地方,娜允古镇中城是官员和家眷的居住地,娜允古镇下城则是下级官员的住处,芒方岗和芒方冒是林业官和猎户寓居的寨子,孟连宣抚司署位于上城的 处,上、中城佛寺也巍然矗立在宣抚司署的四周。孟连宣抚司暑,傣语称“贺罕”,意为金色的王宫,土司召贺罕,即为金殿之王。孟连宣抚司暑曾在清代被焚毁,1878―1919年重建。
热2023-06-17
热2022-12-09
热2022-10-28
热2017-07-07
热2017-07-07
热2017-07-07
热2017-07-07
热2017-07-07
热2017-06-14
热2017-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