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诗人、文学评论家沃尔夫冈·顾彬,也许是浙江人文大讲堂历史上,汉语讲得最好的一位外国嘉宾。近2个小时的讲座,他一直用中文,与全场观众交流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承》的体会。
顾彬开场白谈的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孔子。他说,上世纪60年代起的很长一段时间,在他的印象里,在欧洲文人的观念里,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找不到任何能使人兴奋的地方。黑格尔曾说,孔子的论说,是陈词滥调。但这几年,顾彬完全转变了观念,他以孔子学说为基础,写了书,发表了不少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文章。而且,在欧洲汉学界,他的这种转变并不孤立,孔子在德语国家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变化,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承”的问题。
敬畏,在哲学里非常重要
今天我想从三个概念出发谈谈孔子的《论语》第一个是“敬畏”,第二个是“习”,第三个是“死亡”,死亡当然包括生活,我们思考死亡的时候,同时应该思考生活是什么。
我首先想谈一谈敬畏。
从古代希腊来看,敬畏的来源在于宗教,我自己觉得从《论语》来看也可以这么说。孔子老用敬畏的敬,但是他不告诉我“敬”的宾语是什么,我觉得跟祖先崇拜有关,跟宗教有关,跟宗庙有关。
德国人从二战以后重新学习敬畏,孔子有不少专门谈敬畏的问题对先祖的敬畏、对鬼神的敬畏、对天的敬畏,《论语》可以让德国人重新思考敬畏的现代性在西方社会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德国有最少三个人谈过敬畏的问题,有一个人是沃斯特·彼德,他是明斯特大学的一个哲学家,他反对希特勒,很可能是他发现所有1933年以后德国的纳粹分子,他们都不再重视敬畏,他们不可能再尊重别的国家,别的民族,觉得德国人是世界上最好的民族。
对沃斯特来说,敬畏是所有道德的母亲,是一种存在的态度,另外就是所有教育 的阶段,通过敬畏我们才能够了解到生活的深邃。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觉得敬畏是个过时的词,现代社会的人觉得他们什么都可以自己来做,他们不需要别人,也不再对老师们等等表示敬畏,学生们打过、骂过他们的老师,觉得自己了不起。
博尔诺夫写过一本书《敬畏》,他原来是纳粹分子,但很快发现纳粹有问题,所以他在1939年写完这本书,但没办法出版。对纳粹分子来说敬畏是次要的,德国是世界上最好的种族,其他的都不算。博尔诺夫书里说,学好敬畏,人才能作为真正的人,对他来说敬畏就是生活本质的痕迹,通过敬畏我们才能够学到存在的秘密。
歌德也谈过敬畏:人,不应该盲目地重视自己,重视自己的时候同时也应该重视比他高尚的存在,比他弱的存在,对女人、弱者、孩子表示敬畏。
热2023-09-14
热2023-07-18
热2023-07-18
热2023-02-06
热2022-10-28
热2018-10-10
热2017-11-16
热2017-07-10
热2017-07-05
热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