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下中国艺术批评的两难处境

2012-12-21 19:09  川北在线综合报道

   当前的中国艺术批评有很多问题和困难,具体到不同批评家身上,情况也不同。我个人感觉,常说的问题对我来说大多不是问题。比如看不懂瞎说的问题,不瞎说就完了,或者专找看得懂的作品评论。神秘化或者叫故弄玄虚的问题,我谈具体作品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尽可能精确的符号分析,所以不存在玄虚与否的问题。同时,符号分析也避免了吹捧、过度阐释、语言暴力和道德批判的问题。至于没有立场问题,我认为选择就是立场,就像在微博上,转帖就是立场。

  真正难的问题是采取道德上线还是道德底线,是质量上线还是质量底线。艺术作品再差也到不了地沟油这么缺德的程度,放着这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事情不批,指责远未突破道德底线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未免有失公平。但如果退守到道德底线上,又如何与权力和资本博弈,凭什么维护艺术的尊严呢?而艺术的尊严本质上是人的尊严和知识的尊严。但如果转而投入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批判,全部精力放上去都不够,哪里还有空搞艺术批评?我这一年多来,就基本上没写艺术批评文章,成了专注于社会问题的微博控。当然可以兼顾,但这很难避免双重标准,即对社会采用道德底线,对艺术采取道德上线,而且光批判超越道德底线的人和事的时间都不够用,更不要说采取道德上线了,而且自己首先要经历道德上线的衡量,否则没有资格批判别人。

  实际上,这是两种知识分子的问题,一个承担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批判,应当并只能采取道德底线;一个承担对专业问题的反思与批判,应当采取学术上线,也就是说更像是一个对本专业问题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学者,而不是道德家,在道德上,应以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为标准,而非一般的社会道德。至于批评家或专业知识分子的职业操守应当怎样,那就不是本文能说清楚的了,也许谁也说不清楚,只能是模糊不清的潜规则。既然是潜规则,约束力也就只能是口碑或声誉。

  最后我要说,在自媒体时代,的确人人都是批评家,但能否获得批评家称号或口碑,主要看个人贡献或成就,这一点和艺术家一样。也就是说,这不是个理论问题,而是习惯问题。社会或业内也只对被习惯认可的批评家的学术水平与职业操守有期待和要求,但这种习惯认定的批评家,不应被视为学术权威。首先是学术本身无绝对权威,只有正误与一家之言,在某领域有相对多的话语权,是因为其在该领域有较多的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其次是因为在当今的社会,这些人的话语权有些微不足道,甚至处于失语状态,就更别说权威了。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时尚 宠物 观点 科技 IT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