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读《莲花》——-对质“对峙”(4)

2012-12-22 19:26  川北在线综合报道

  从零五年到此年,有一件事让许多("许多",也许也是不足以形容的)与此无直接关系的陌生中国人在"难"上无可回避.营建于社会载体的新闻事件这一对此的称谓极可能将有心"投入"其中的每一个人再受一次伤害,且是极其庸俗的侮辱.它不可任何有失懈怠的触碰,甚至解读,而于是静默.汶川地震已然成为一些人的苦难,而非止于灾难.当这个被称为社会的集体大世界将其中的个个个人隔离为个个边缘者时,愤怒的闪烁其词不如无人可予掠夺忧伤.勇气只能来自自己.这,很难,但终要完成.在这种被后来化的历史中,受到的影响是"不得不"的.不得不,更能说明苦难给人带来的<对于苦难>的"不可饶恕".这种不得不,和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恰恰相反,比之执著,更接近"虔诚".在背离者的惨淡人生与灰暗著作中,这些人却最接近至上者的血.在这里,也如此.如果再延伸一下,这里的"对峙"还有"苦难"与"历史"的"对峙".)

  移情一下(其实是由此而移情上面所提及的),这是"我"的一种纪念,对于这个故事(因为小说虚构而是其是的故事)中的"生若莲花,莲花诸人".因为小说创作(特别是这位作者向我表现出来的)的完满要求,不允许"纪念",所以"莲花"不为任何人绽放.书中人说,请原谅.这佐证以下这一件事,这本小说完全有可能成为一本现实主义作名,但,作者取缔了"现实的虚伪",使之读上去更像是一本书.而在一些手法上的使用(我更愿意将之看作顺其自如,如一个作者所拥有的那种自然之力),使得它看上去如一个悬疑倒置的犯罪侦探小说.双赢双输的结果是,这是本严肃的虚构文学作品,不适于低龄或心智时尚阅读者.

  2012年04月初

  (后记.一个创作者,你很难说明他/她的企图.在其明显的地方,我尽量读其全部.而在其它地方,用相铺相成来说明那种矛盾性的多重性.在写这篇读记时,我有所保留,但我想我可能已说出绝大部分. )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