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暴雨面前,城市的底气在哪里?

2012-07-30 21:08  四川在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和37条鲜活生命的代价,不管媒体怎么喧哗,有两个惨淡的事实,我们必须要首先直面:

  第一,城市的排水能力有限,主要是思路和理念问题。中国的城市的排水设计多起步于50年代,特别是北方城市,学的是干旱国家苏联模式,实施低成本建设。这对积贫积弱和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当时来说是符合的。不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暴露出原有设计思路和理念的缺陷,加上一些城市还患上“硬底化”的城市病,水泥森林下自然的排水能力很弱,所有的排水任务都交给了本来就不富余的下水道,一旦遭遇非常规的台风暴雨侵袭,难免捉襟见肘。

  第二,社会的防灾意识薄弱,包括了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政府层面缺少制度化,常效化的应对机制,仍停留在被动式,临时性的应对层次。拿饱受诟病的机场高速公路收费为例,如果缺少明确的制度化规定,指望一线工作人员看天气能够“看天气办事”是奢望。社会层面,尽管溺亡者让人唏嘘,但很多有经验的驾驶员都会对暴雨天的“下立交”视作畏途并敬而远之,绝不会有“冲一冲”、“试一试”的想法。

  当然,城市对抗天灾并非只能坐以待毙,除了那些常规的应急预案、物资储备、调度响应、守望相助等等之外,还有三个方面的“正能量”正支撑着城市防灾抗灾的底气。

  第一,底气来自于公民意识觉醒和志愿热情增长。

  古训有言:军力有限,民力无穷。如何更好的运用民力民智,特别是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值得思考。比如在硬件条件无法短时间改善的前提下,保证现有的一年一遇36毫米排水系统的通畅至关重要。又如,任何一个易积水点前如果都有一个训练有素的志愿者就近上岗进行劝导拦阻,那结局恐怕又截然不同。

  重大突发事件面前,人们自然地会有一种道德选择,社会责任的激发也有经典的“勇敢的第一人,关键的第二人,成功的第三人,铜墙铁壁是众人”影响传播模式。当然,这种激发社会责任感的道德选择无疑需要政府的引导,无序自发的志愿行为,很可能带来的添堵和添乱结局。

  第二,底气来自于更加完善的预警发布制度和手段。

  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信息化手段最丰富的时代。对于预警发布来说,手段越丰富越好,不嫌重复、交叉和浪费,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电视、广播、报刊、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宣传车、警报器,甚至是村村通大喇叭、一面锣一面鼓。因为要考虑,总会有人覆盖不到,总会有人忽视这些信息,这是真正“以人为本”的必要的资源浪费。

  第三,底气来自于政府持之以恒对于防汛软硬件改造。

  硬件的大局无法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需要政府从更长远的角度,持之以恒的推进防汛软硬件的改造。尽管现实惨淡,但绝不是毫无作为的理由。“北京暴雨事件”相信会给其他城市敲响警钟,对原有设施痛下逐步改造的决心,对新建设施尽可能的实施较高的标准,各级首长更要确立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统筹协调,合理规划,不断改善城市钢筋水泥的“硬底化”症状,提升城市排水系统能力。

  这方面,“十二五”期间上海决定继续投入100个亿的资金,用于改善积水点等城市防汛基础条件,其他城市也都有巨资投入的大手笔。相信,随着政府有计划的防汛大投入,尽管不能改变气候环境整体趋恶的情况,难以一下子解决“看海”的尴尬,但至少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还是可期的。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