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吴少商:群众意见是衡量教育实践成败的标尺

2013-10-27 11:49  川北在线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工作中也暴露了一定的弊端。 总书记讲话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坚持标准,决不能虎头蛇尾,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如何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保持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从一而终,如何做到活动全程一致,根本的办法就是从群众中去找方法,找捷径,找标尺。广大党员干部要对群众开门迎客,采纳建议,接受监督,了解需求,为群众路线搭桥、延展、拓路。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群众的意见就是党员干部的镜子。如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敞开大门、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满足于“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在查找问题时就很可能蜻蜓点水、似是而非、不痛不痒,甚至你好我好大家好,不伤脾胃,而人们群众深恶痛绝、反应强烈的那些问题却在一团和气中毫发未损、依然固我,这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就达不到根本目的,成了走过场,以形式主义对形式主义。

    “上山下水问渔樵,要知民意听民谣”。 总书记曾指出: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要坚持开门搞活动,一开始就扎下去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每个环节都组织群众有序参与,让群众监督和评议,切忌“自说自话,自弹自唱”,不搞闭门修炼,体内循环。从一定意义上说,群众意见是评判、衡量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否动真格,是否发现真正问题的一杆重要标尺。只有敞开大门接地气、开阔胸襟听民声,真心诚意让群众的声音传递上来,让群众评头论足,才更能看到问题、找得准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不会与群众的期望隔着一层、差着一步,批评与自我批评也就不会打折扣。

    要真正开展好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干部一定要以敬畏群众的心态、触及灵魂的态度,心贴心地听听群众声音,实打实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唯有如此,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达到“祛病救人”的目的。

    作者:吴少商
    稿源:川北在线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