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浮生:党员干部应学习文建明哪些精神

2014-02-12 07:46  川北在线
    浮生:党员干部应学习文建明哪些精神
 
    “人生旅途如同赶车一样,只是早班车和晚班车的区别,我最多就是先走一步。”1月25日19时19分,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 员”、营山县委常委、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人世,享年51岁。( 据 四川日报)

    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死如泰山。文建明用行动对这句话的内涵进行了淋漓精致的诠释。虽然文建明同志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无疑为当代 员树立了一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旗帜,每一位 员都应该向他学习。
    学习他“一心为公、心系百姓”的公仆胸怀。“文书记基本上一天休息四到五个小时,吃饭更是没准儿,总感觉为人民办事时间不够用,有很多时候我们都感觉吃不消,受不了。”文建明随行人员小王如是说。城南镇党政办干部刘重九为文建明算过一笔账,虽然这两年文建明每次住院会耽搁一周,可他一旦回到镇上,每天来得比谁都早,他的工作量是常人的2倍。即便身处重症监护室已不能开口说话,他还用颤抖的手写下“工作一定不能拉下”几个字。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群众的满腔热情,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学习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文建明2005年确诊为肝癌,得了肝癌就等于判了“死刑”,而文建民却将生死置之度外,没把自己的病痛放在心上。对文建明来说,对他最大的处罚,就是让他回家休息,“不工作,好人都能憋出病来。看到同事,我就来劲,又可以研究工作了。”文建明毫不忌讳说自己就是“工作狂”,喜欢群众来找他办事,被确诊为肝癌后,工作热情一样不减,病情稍有好转,便提着中药,返回营山,一边吃药一边坚持工作。6年来,文建明已做过20多次介入性治疗和“海扶刀”手术,每次手术完成第二天,他就打电话安排工作。一方面拼命地工作,一方面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用新时代 员的牺牲精神,履行了入党时“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

    学习“大公无私、两袖清风”的工作作风。文建明常对同事说,少跟“利益集团”来往,人要活得有尊严。他工作几十年买不起房,一直住在爱人单位集资修建的公寓楼。获得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后,到北京领奖要求穿正装,他买了100元两件的衬衫,还觉得很划算。对自己苛刻,对他人、对素不相识的老百姓,对公益事业建设,文建明却慷慨大方。仅仅在城南镇,他就从工资里挤出3万多元,帮扶60多名失地农民、下岗失业工人实现再就业,资助3名贫困学生,帮助近10名困难群众走上致富路。文建明用他做事的原则,用他的“两袖清风”工作作风体现了一名 基层干部的纯洁,一位 人的傲骨和气节。

    当下,我们有一些党员干部对工作拈轻怕重,对群众漠不关心,只为私利,追求享受。文建明的品格是一杆标尺,某些干部可以拿来量一量自己的高度;他也是一面镜子,某些干部可以拿来照一照自己有什么污点;他又是一池清水,可以帮助某些干部洗净污浊的肢体。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