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刘元华: “裸年”可以成为一种常态

2014-02-16 12:51  资阳市乐至县全胜乡中心小学
    刘元华: “裸年”可以成为一种常态

    早在2013年,党和政府相继出台了十几道规范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为的禁令,其中的规定涉及到食、住、行、游、玩、用等方面,成为公务人员头上的“紧箍咒”。当权力一节一节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今年的春节便颇有些“不寻常”的意味。

    “以前父母家的年货全包办,而今吃个苹果得自己买”,“以前过年时,我家阳台一箱箱年货堆得能绊倒人,今年过年你去看看,阳台上干干净净的”、“第一次觉得过个年备几桌饭都那么费钱”、“不光年终奖、购物卡之类的不敢发,连最普通、正常的年货福利也不敢发。这不跟你说呢,我们单位今年过年连一袋米面、一桶油都没发”(2014-02-08  华商报)。
    这就是有的公务员抱怨不已的原因。记者的“发现”、个别公务员的感受反映了中央的禁令在各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执行,这样的变化值得欣喜。但种种抱怨也表明有的部门过去经常发不该发的钱、物,个别公务员已习惯享受不该享受的好处,落实“八项规定”、反“四风”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书记说:“八项规定既不是 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而各种禁令也并不苛刻,主要是对党政机关、公务人员的底线要求。但有些公务员习惯了隐性的福利,觉得接受吃请、收受礼物,甚至以权谋私都是理所应当的,一些再正常不过的制度他们也无法适应。这只能表明以前对公务员的管理和约束并没有到位。
作为许多职业中的一种,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以外,公务员不得谋求任何私利。但随着公权能支配的资源越来越多,体制内优越感在公务员群体中得以滋生和蔓延。年终时,公务员除了正常的工资之外还可以得到一大笔隐形收入,台历、爆竹、福字、米面油等年货,甚至是请客送礼。其实,公务员的隐性收入,花的也是纳税人的钱,这部分收入来源于权力。所以,公务员的种种抱怨,其实是特权思想的暴露。   

隐形收入本不该有,请客送礼更是不该,更不要说行贿受贿了。何况,有了制度的“高压线”,普通公务员不必为如何送礼绞尽脑汁,也不必为如何拉关系而挖空心思,更不必低三下四看领导的脸色,能够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如今,失去的只是不该得到的东西,得到的却是更多的自由,又何必抱怨?

    事实上,基层公务员的待遇确实欠佳,所以他们更在意那些年终奖和福利。而且,待遇与往年相差太大,尤其是在一刀切的禁令之下,正常的福利也消失不见,个别公务员难免滋生不平衡的心理。对公众来说,也应该给予公务员一定的适应期;对党和政府来说,应尽快把“潜规则”变为“明规则”,消除“暗箱操作”,合理、公平地规范公务员的收入。

    这个“裸年”,对公务员来说是“最花钱”,也是“最省心”的:吃饭应酬少了,与家人团聚多了;刻意逢迎少了,自在舒坦多了;隐性收入少了,社会风气正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裸年”可以成为一种常态。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