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周军:铁路货运价格上调或是一个大利好

2014-02-17 23:01  川北在线
    周军:铁路货运价格上调或是一个大利好

    我国铁路迎来全面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铁路总公司决定自2月15日起,对货物运价进行调整,平均每吨公里提高1.5分。以受益而论,大秦铁路预计今年营收将增加43亿,而对广深铁路与铁龙物流影响相对偏小。(新华网 2月17日)

    铁路货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增加运价弹性,是铁路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铁路货运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必然趋势。

    仔细一算,自2003年以来,铁路总共上调了9次货运价格,但这前后运价的调幅空间并不大,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铁路货运价格长期以来依赖于政府定价,过去铁路计划经济体制下,铁路货运运价在很大程度上缺少弹性,没能跟市场良性接轨,甚至是出现脱节。

    从国内几大物流运输主力行业来看,铁路运输价格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与公路、民航相比,铁路运输价格水平之底更为明显。事实上,铁路货运价格还有着很大的涨幅空间,但基于铁路属于国民基础设施,再加上铁路社会公益成本的考虑,铁路货运价格一直保持着相对较低的水平。

    虽然经过几次的运价提升,铁路货运运价总体有所提升,但提价幅度却是十分狭窄。从短期来看,虽然铁路在每次提价时会对与运输相关企业的运输成本和生产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冲击。另外从长远角度出发,铁路货运运价调整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良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调整各种运价比例关系、平衡各种运力需求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铁路利用货运价格的优化来吸收合理的社会资本,助推本质行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最终的受益群体非老百姓莫属。

    总体来讲,铁路运输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与铁路运价偏低不无关系。但从目前铁路运价调整来看,其涨幅所带来的运输收益对弥补长期积攒下的亏损资金依然不现实,当然也不是其运价上调的目的。可以看出,铁路运价的调整是其走向市场后重新寻找价值规律的内在体现,透过铁路运价合理优化的表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正朝着良性的、合理的市场规律走来的运输中坚力量的发展。为此,铁路运价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或是一个大利好,莫为其描绘出悲情的色彩。

    截至目前,铁路货运改革已走满8个月的时间。货改以来,铁路前后推出的“门对门”、“一口价”、“一条龙”等服务新标准让货主欢颜,铁路服务发展也着实发生了质的飞跃。通过改革,铁路货运就像出现在中国物流市场的一匹黑马,在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新天地的同时,也逐渐赢得了人心。铁路货运在今后的发展中,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贴,铁路货运价格在不断优化的同时,服务标准也在同步提升,由此,看待铁路货运运价提升不能仅止于表面。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